《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教學大綱
大綱執筆人:郭華 課程負責人:郭華 大綱審核人:梁建新
英文名稱:Introduction to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課程編號:0101000013
學 分:3。其中,理論:2,實踐:1
總 學 時:48。其中,理論:32,實踐:16
適用專業:所有專業
先修課程: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毛澤東思想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開課學院、系:全校本科生
一、課程目標
為了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2005 年 3 月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教社政[2005]9 號,簡稱“05”方案),正式提出新的思政課課程設置。“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就是根據“05”方案開設的一門本科生的必修課程。課程以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個主要組成部分為線索,對學生進行系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2018年4月12日,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一步鞏固馬克思主義在高校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 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加強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教育部發布了《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基本要求》(教社科[2018]2 號),明確了新時代對“原理”課的新要求。
表 1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目標-畢業要求關系表 |
|
畢業要求 |
與課程關聯度 |
課程目標 |
1.樹立馬克思主義的科學 |
1.了解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及其理論特征,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 |
|
2.學習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觀,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
||
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
||
3.學會用聯系和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
||
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學 |
高 |
|
4.懂得矛盾是是事物發展的動力和根源,學會矛盾分析方法 |
||
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分 |
||
5.掌握認識的本質和規律正確認識真理和價值的關系 |
||
析和解決現實問題。 |
||
6.了解社會發展規律,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想信念 |
||
2.正確理性的看待當前資 |
7.認識資本主義的本質和發展規律 |
|
本主義社會出現的新情況 |
高 |
8.正確認識資本主義社會在當代(特別是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新變化 |
新問題 |
9.領會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歷史必然性 |
|
3.堅定建設中國特色社 |
10.了解社會主義五百年的歷史進程 |
|
會主義的理想信念,堅持走 |
||
高 |
11. 樹立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進程中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的理 |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 |
||
想信念。 |
||
覺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 |
||
二、課程內容及學時分配
本課程內容、建議學時以及知識單元與課程目標支撐關系如表 2 所示。
知識單元 |
知識點 |
講授 |
實驗 |
上機 |
課程 |
||
學時 |
學時 |
學時 |
目標 |
||||
序號 |
描述 |
序號 |
描述 |
||||
1 |
什么是馬克思主義 |
||||||
1 |
馬克思主義的創立、發展 |
2 |
馬克思主義的產生與發展 |
2 |
1 |
||
、鮮明特征及其當代價值 |
|||||||
3 |
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征 |
||||||
4 |
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 |
||||||
1 |
世界多樣性與物質統一性 |
||||||
2 |
世界的物質性及發展規律 |
2 |
事物的聯系和發展 |
8 |
2,3,4 |
||
3 |
唯物辯證法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
||||||
根本方法 |
|||||||
1 |
實踐與認識 |
||||||
3 |
實踐與認識及其發展規律 |
2 |
真理與價值 |
8 |
5 |
||
3 |
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
||||||
1 |
社會基本矛盾及其運行規律 |
||||||
4 |
6 |
6 |
|||||
人類社會及其發展規律 |
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 |
||||||
2 |
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
||||||
1 |
商品經濟和價值規律 |
||||||
5 |
資本主義的本質及規律 |
2 |
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本質 |
2 |
7 |
||
3 |
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 |
||||||
資本主義發展的發展及其趨勢 |
1 |
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與發展 |
|||||
6 |
2 |
8,9 |
|||||
正確認識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
|||||||
2 |
|||||||
3 |
資本主義的歷史地位和發展趨勢 |
||||||
1 |
社會主義社會五百年的歷史進程 |
||||||
7 |
社會主義的發展及其規律 |
2 |
科學社會主義一般原則 |
2 |
10 |
||
3 |
在實踐中探索現實社會主義發展規律 |
||||||
共產主義社會崇高理想及其 |
1 |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共產主義社會 |
|||||
8 |
的展望 |
2 |
11 |
||||
最終實現 |
|||||||
2 |
共產主義社會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
||||||
3 |
遠大理想與共同理想 |
||||||
表 2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內容及學時分配
三、教學方法
采用多媒體教學、課堂講授、案例教學、討論、辯論等方法。
本課程采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結合學生專業特點和個性特點,取舍教學內容。本課程的課堂教學將充分利用數字化技術、網絡教學平臺等,采用多媒體教學,課堂講授結合討論和案例教學,調動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
四、重點與難點
(一)教學重點
1.馬克思義的產生
2.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特征
3.世界的物質統一性
4.事物的普遍聯系與發展
5.矛盾對立統一規律
6.認識與實踐
7.真理與價值
8.社會發展的規律性
9.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10.科學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11.商品的二因素與商品價值的二重性
12.價值規律
13.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
14.資本主義社會的新變化
15.在實踐中探索社會主義道路
(二)教學難點
1.如何理解社會的物質性
2.矛盾對立統一規律及矛盾分析方法
3.辯證的否定觀
4.真理的絕對性與相對性
5.真理與價值的辯證關系
6.如何理解社會發展也是一個自然的歷史的過程
7.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
8.社會基本矛盾運動
9.英雄人物與人民群眾在歷史上的作用
10.商品價值論
五、作業要求
各任課教師根據教學需要,每學期布置 2 次左右作業,作業成績計入平時成績。
六、考核方式
本課程為考試課程。考試成績分為理論成績和實踐成績;
理論成績由兩大部分構成:平時成績、機考成績。
其中平時成績(30%):主要是對學生課堂表現的評價;機考成績(70%):由學校統一組織考試,包括客觀題和主觀題,形式為閉卷。
七、教材、主要參考書、學習資源
(一)教材
本書編寫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2018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二)主要參考書
[1]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節選)[A].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A].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A].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資本論(第1卷)[A].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5]共產主義原理[A].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A].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A].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德意志意識形態(節選)[A].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馬克思主義三個來源和三個組成部分[A].列寧選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三)學習資源
[1]長沙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網絡教學平臺
[2]網易公開課 https://open.163.com/
[3]中國公開課 http://opencla.cctv.com/
[4]名校公開課 http://www.class.cn/index/open
[5]新浪公開課 http://open.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