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下午,國家重要高層次人才計劃入選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武漢大學主流意識形態研究院院長、武漢大學學科負責人兼學術帶頭人、博士生導師項久雨教授應邀來到我校云塘校區文科樓B300室,為馬克思主義學院帶來了一場名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語義下的思政引領力——兼談學術研究”的學術講座。本次講座由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明海教授主持,余乃忠教授、艾楚君教授、陳方芳博士等學院教師與學院研究生近100人參與了本次講座。
講座伊始,項久雨教授就指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不僅僅是一種現代文明形態,更是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同聲相應的文明形態,是偉大復興的文明表達與文明詮釋。”他提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現代性理念”,并且將其細分為三個主要部分,即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以人民為中心的文明、是實踐理性推動創造的文明、致力于發展出更高水平的物質文明成果。通過這三個角度,他對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現代性作出了詳細全面的解讀。項久雨教授特意說明,這是立足于前人的理論基礎,結合當今時代的國情,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相符合的理論認識。
隨后,項久雨教授進一步闡釋了民族性精神基質與文明性精神基質的內容。關于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民族性精神基質,他進行了三點梳理,其中包括中華民族作為一個民族實體而經歷的從“自在”走向“自覺”的過程、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民族性”與“中國現代性”的同構關系以及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民族性”與“世界性”之間的統一關系。項久雨教授指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文明性精神基質是歷史傳承與創新的結果,具有統一性與包容性、和平性與發展性的特征。我們應當意識到,民族性精神基質和文明性精神基質是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寶貴的血脈和根基,是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站得穩、走得遠的堅實基點和強有力支點。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只有站到如此高度,才能開顯它的思政引領力。
項教授主講之后,張明海院長對本次講座進行了總結。他認為項教授的講座旁征博引、幽默風趣、引人入勝,在場各位都受益頗深。張院長也分享了自己的心得體會,鼓勵同學們要多多汲取專家的思維邏輯與理論內容,努力提升自己的學術研究水平,不斷取得進步。
(圖、文/陳俞江 一審/銀星 二審/文貴全 三審/張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