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介紹
秉承匠心,智造未來
一、專業總體介紹
本專業為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國際工程教育認證專業、湖南省特色專業、湖南省“十三五”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依據工業4.0、中國制造2025及產業需求等開設了工業機器人、先進制造、工程機械和機電一體化四個專業方向。2017年實施了地方高校機械類專業“三三四”人才培養模式綜合改革,實行大類培養、專業培養、多元培養,并獲得2019年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本專業依托的“機械工程”學科為湖南省重點學科,具有機械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擁有“工程車輛安全性設計與可靠性技術”“機械裝備高性能智能制造關鍵技術”兩個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及一批綜合實踐平臺與實習基地。
二、專業建設概況
1、2008年湖南省特色專業;
2、2010年所依托的機械工程學科獲一級學科碩士點;
3、2011年所依托的機械工程學科被確定為湖南省重點學科;
4、2013年首次通過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省內地方高校第一個通過);
5、2016年被列為湖南省“十三五”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6、2016年第二次通過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7、2019年湖南省專業綜合評價等級為A(省內排名2);
8、2019年首批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
9、2020年與中聯、三一進行“3+1”聯合培養。
三、專業綜合實踐平臺與實習基地
1、機械裝備高性能智能制造關鍵技術湖南省重點實驗室;
2、工程車輛安全性設計與可靠性技術湖南省重點實驗室;
3、機械類專業湖南省校企合作創新創業教育基地;
4、現代設計與智能制造湖南省校企合作創新創業教育中心;
5、智能制造湖南省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心;
6、無人機湖南省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心;
7、“長沙理工大學/中聯重科”湖南省優秀實習基地;
8、先進裝備與智能制造技術湖南省研究生培養創新基地;
9、三一重工、山河智能、湖南路橋、比亞迪汽車、吉利汽車、東風汽車等20余家實習基地。
圖1 本專業學生在實習基地實習
四、專業培養目標
遵循“德育為先、知識為本、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的育人理念,立足湖南,主動適應國家、地方與行業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創新思維、工匠精神”品質,系統掌握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理論基礎、專門知識與技能,熟悉與機械領域相關的人文、倫理、法律、法規、標準及工程管理、經濟決策等知識,具備復雜機械工程問題的研究分析和設計開發實踐能力,能在機械、交通、土建、電力等行業從事機械裝備的設計開發、生產制造和運營管理等工作,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應用型高素質專門人才。
五、專業辦學特色
以中國制造2025為契機,結合新工科智能制造及湖南省“三高四新”、“一帶一部”戰略對人才的新需求,依托長沙市“工程機械之都”,株洲市“中國動力谷”等戰略性產業集群的優勢,基于國際工程教育認證標準,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探索培養適應社會需要、有責任擔當時代新人的理念、路徑、方法與經驗,形成了“鼓勵創新、彰顯個性,培養厚基礎、寬口徑的工程科技人才”的專業特色。
1、積極探索實施“三三四”人才培養模式綜合改革
2017年,為主動適應新經濟發展對人才培養的新需求,本專業與車輛工程、汽車服務工程、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等機械類專業統一規劃,探索實施了“三三四”人才培養模式綜合改革,總體方案如圖2所示。大類培養給予學生二次專業選擇機會,“按成績、直通車,跨大類”專業分流,實現差異化發展,多元發展路徑滿足個性化需求。

圖2 “三三四”人才培養模式綜合改革方案

圖3 湖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
2、主動對接新工科建設,構建通專結合的課程體系
大類培養突出“厚基礎、寬口徑”,大四設置了“先進制造”、“機電一體化”、“工程機械”、“工業機器人”等四個專業模塊。各專業模塊緊跟產業需求進行了全面知識點梳理與結構優化。

圖4 本專業模塊設置規劃圖
3、構建“校企聯合培養+就業”工程教育共同體,建立課程共建共享
本專業與中聯重科、三一、深圳匯邦等企業構建“校企聯合培養+就業”工程教育共同體,學院選派指導教師,企業等用人單位選派工程技術或管理骨干,共同組成“預就業過程”指導小組,通過校企結合共同培養人才。

圖5 “3+1”校企聯合培養共同體
圖6 中聯、三一等校企聯合培養
4、堅持工程教育回歸“工程”,強化工程實踐能力培養
構建了由“基礎教學實驗室+專業教學實驗室+工程訓練中心+學科實驗室”組成的立體化實踐平臺;與機械工程訓練中心深度融合,積極實施“主動實踐”培養模式;畢業設計選題緊密結合本專業工程實際問題,使學生能夠在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會應用所學知識。
六、專業主要課程
畫法幾何與機械制圖、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機械原理、機械設計、電工電子學、工程材料、機械控制工程基礎、制造工程基礎、液壓傳動、CAD/CAM、機電一體化技術基礎、機電微控制器技術、機械精度設計與檢測、測試技術。
七、專業就業前景
本專業畢業生就業主要在中國中車、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國交建、中聯重科、三一重工、廣西柳工、山河智能、格力、美的、比亞迪汽車、沃德精密等先進制造、機器人集成應用、機電一體化產品開發及交通施工等領域的央企、國企和大型制造企業,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畢業生也可選擇繼續讀研深造。
圖7 本專業就業部分企業
八、專業辦學成效
本專業積極鼓勵學生參加學科競賽,通過以先進成圖、機器人團隊等競賽隊伍作為載體,不斷加強學生創新與實踐能力的培養。近五年,本專業同學在“全國大學生先進成圖技術與產品信息建模創新大賽”、“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機械設計創新大賽”“全國大學生工程能力競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 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MCM/ICM)”等賽事中獲得了國家級獎勵34項,省部級獎勵116項。
圖8 本專業部分學生競賽作品與榮譽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