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理工大學汽車與機械工程學院
“金課”建設及評選方法草案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深入學習領悟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全面堅持“以本為本”、 切實推進“四個回歸”,貫徹落實2018年長沙理工大學本科教育工作思路, 淘汰“水課”、打造“金課”, 為著力抓好能反映學科、專業特色的課程建設,從而帶動其它課程的建設,以達到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特制定長沙理工大學汽車與機械工程學院“金課”建設及評選方法。
第二條 課程是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培養的重要載體,在人才培養中具有無可替代的重要性和基礎性。課程建設是高校教學基本建設的基礎性工作之一。課程建設的水平、質量和成果是衡量高校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重要標志。
第三條“金課”是指具有一流教學內容、一流教學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學管理、顯著教學效果等特點的示范性課程。建設一批輻射性強、影響力大的“金課”,可以大范圍地推進全院的課程建設,帶動全院課程建設水平的整體提高。
第二章“金課”建設任務要求
第四條 制訂科學的課程建設規劃。在課程建設全面規劃的基礎上,根據幕課、雨課等建設標準和要求,采用先進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課程教學效果。
第五條 重視課程改革。“金課”建設能體現現代教育思想,符合國內外同類課程改革趨勢和建設方向。教學大綱符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的要求,體現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提高素質相結合的原則精神,具有明顯特色。
第六條 切實加強教學隊伍建設。“金課”一般由學術水平高、授課經驗豐富的教師主講,并通過課程建設逐步形成一支結構合理、人員穩定、教學水平高、教學效果好的教師梯隊。
第七條 重視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要準確定位課程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確處理單門課程建設與系列課程改革的關系。“金課”的教學內容要先進,要及時反映本學科領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同時,要廣泛吸收先進的教學經驗,積極整合優秀教改成果,體現新時期社會、政治、經濟、科技的發展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
第八條 使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要合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等手段,改革傳統的教學思想觀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教學管理。課程要使用網絡進行教學與管理,相關的教學大綱、教案、習題、實驗指導、答疑、討論、參考文獻目錄等要上網并免費開放,鼓勵將網絡課件、授課錄像等上網開放,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帶動其他課程的建設。促進學生自主性學習、研究性學習和個性發展,成效明顯。
第九條 重視教材建設。“金課”教材應是規劃教材或最新的優秀教材,鼓勵建設一體化設計、多種媒體有機結合的立體化教材。
第十條 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并重。要重視實驗、實習等實踐性教學環節,通過實踐培養來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金課”主講教師要主持和設計實踐教學,要大力改革實驗教學的形式和內容,鼓勵開設綜合性、創新性實驗,鼓勵本科生參與科研活動。
第三章“金課”評價內容
評審指標 |
評審要素 |
評審內容 |
教學改革 |
工作基礎 |
課程的改革與建設有規劃,制度健全; 課程在整體教學體系中能較為長遠地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課程建設有部署、有措施,效果明顯; 有校級以上(含校級)的教學研究立項或成果項目。 |
教學內容 |
課程體系具有科學性和系統性,能體現21世紀人才培養要求,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和學科發展的要求。 |
教學內容能反映“寬口徑、厚基礎、重素質”的教育思想。 |
課程內容更新及時合理,增刪處理得當,體現理論聯系實際,反映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注重引進學科發展最新動態。 |
課程改革目標明確、措施有效、總結及時、效果明顯。 |
教學方法 |
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教學方法適宜,先進、靈活、注意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和文獻查閱能力。 |
教學要能實現多方面的教學功能,主要包括知識再現功能、集成功能、交互功能、虛擬功能等。 |
教學手段 |
在教學中能運用直觀性教具、電化教具等。 |
在教學中充分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軟件,教學效果好。 |
教學能力 |
教書育人 |
教師為人師表,治學嚴謹,有崇高師德、優良教風和敬業精神,重視學生全面素質培養。 |
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無教學事故,積極進行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 |
五年內有獲得校級及以上教學獎勵。 |
學術水平 |
近三年公開發表的教學研究論文不少于1篇。 |
近五年至少主持過1項校級及以上教學改革項目。 |
近五年至少指導學生獲得1項省級及以上學科競賽獎勵或1項校級及以上大學生創新性實驗項目。 |
教學狀況 |
教材使用 |
教材能體現教學大綱要求,內容適合專業課程體系的要求; 選用教育部批準“面向 21 世紀課程教材”或教育部推薦的優秀教材或國內近五年出版的高水平教材。 |
有參考教材、輔助教材和教學補充材料。 |
教學管理 |
教學計劃規范,教學大綱等文件齊全,教學大綱向學生公布。 |
教學檔案齊全,包括教案、講稿、大綱、習題庫、試卷庫、參考資料、影像視頻資料、學生作業等 |
有輔導答疑制度、作業檢查制度且實施效果好。 |
已建成題庫并投入使用。 |
有調整教學計劃、修訂教學大綱的過程記錄且實施效果好。 |
教學效果 |
學生評教 |
授課班學生對教學滿意率。 |
專家評教 |
教學督導對課程評價意見。 |
同行評教 |
教學同行對課程評價意見。 |
領導評教 |
學院領導對課程評價意見。 |
第四章“金課”評審辦法
第十一條 教師申報,申報材料包括:
(1)根據“金課”評價內容體系撰寫的課程總結,內容包括:課程簡介、自我評價結果及其它說明、課程存在的問題、今后工作的設想等。
(2)輔助材料包括教改內容、課程大綱、使用的教材、教學參考書、多媒體教學材料、教學日歷、典型教案、課程小結、考試樣卷及反映其他形式考試情況的材料、反映課程改革與建設效果文件、反映教學態度,教書育人的旁證材料、學生、督導、同行專家、院領導結論等。
第十二條 教師發展中心及教務辦負責對申報材料進行審查。
第十三條 學院組織專家根據評價指標體系進行評審。
第十四條 學院網上公示。
第五章“金課”獎勵辦法
第十五條 獲得院級“金課”稱號的課程由學院頒發獲獎證書及獎金。
第六章“金課”評審周期與時效
第十六條院級“金課” 稱號課程每年評選一次,每次評選不超過3門,遵守寧缺毋濫原則,課程“金課” 稱號有效期為5年。
附則
第十九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如與上級主管部門最新規定有沖突,則按上級主管部門最新規定執行。
第二十條 本辦法由學院教師教學發展中心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