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上午,汽機學院于工科一號樓B417舉辦了第二十屆研究生博力學術論壇——“壓入能量法測試焊接接頭強度和殘余應力的方法及應用”主題講座。此次講座由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蔣文春教授主講,學校黨委委員、副校長胡永樂出席并致辭。論壇由學院副院長毛聰主持。學院師生代表近200人聽取報告。
在報告中,蔣文春首先深刻剖析了當前能源化工裝備全周期安全與質量評估所面臨的復雜背景和迫切需求。這些需求不僅源自設備長期運行后不可避免的老化現象及其對安全性能的潛在影響,還涉及熱處理工藝效果的精準評價,以及制造過程中各類缺陷與應力狀態的即時監測等多個層面。特別是在面對極端工況和日益嚴格的環保要求下,如何確保裝備的持續安全、高效運行,已成為行業內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蔣文春指出,傳統的檢測方法,如射線檢測、超聲檢測等,雖然在保障裝備安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同時也暴露出檢測周期長、操作復雜、經濟及人力成本高昂等局限性。這些問題不僅限制了檢測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裝備維護策略的優化與實施。因此,探索一種更為高效、經濟且精準的檢測技術,成為提升能源化工裝備安全管理水平的關鍵所在。在此背景下,蔣文春提出了一種創新性的檢測技術——微壓入檢測技術。該技術巧妙地利用了精密力學原理,通過連續記錄壓頭壓入材料表面直至卸載過程中的載荷-深度數據,構建了一系列能夠反映材料微觀力學特性的表征模型。這些模型不僅能夠實現對材料強度、硬度等力學性能的快速評估,還能夠間接推算出焊接接頭內部的殘余應力狀態,從而為焊接質量的全面評價提供了科學依據。
蔣文春的報告不僅展示了微壓入檢測技術的理論創新與實際應用潛力,更為能源化工裝備的安全評估與質量管理開辟了新的思路。
(文/廖一霖 圖/陳佩琳 一審/彭瓊英 二審/周小杰 三審/孔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