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9日,長沙理工大學汽機學院“守護一江碧水”砂石行業現狀調研社會實踐團前往長沙坪塘砂石基地,對砂石基地生產狀況以及周邊環境進行走訪調查。
上午十一點左右,小組成員乘車到達坪塘砂石基地。據之前的了解,坪塘砂石基地將于8月底進行拆遷,調研團成員進入基地內部進行考察時基地內部工作人員已經不多,來往的車輛不停的將倉庫內的砂石運出。
調研團按照事先計劃,調研小組成員先進入基地辦公樓,對基地負責人進行采訪。據基地負責人透露,“上個月基地停業后,基地砂源少存貨少,機制砂已調價至140/噸,質量好的河沙更貴。前幾年的砂石行業整頓使得近些年砂源越來越少,河砂都是從洞庭湖那邊來的,送過來成本更高。”
“現在河砂還是主要市場,現在河砂品質普遍好于機制砂。以前都沒有機制砂,就這幾年政府抓的厲害,河砂少了,機制砂才多了點。”基地負責人對調研成員關于機制砂的問題回答道。對于制砂機成本問題負責人回答道,“現在河砂采砂機械價格差別大,有一二十萬的,有上百萬的,以前采黑砂的船和機械大多一百萬左右。制砂機價格在50~80萬可能砂場更容易接受。”
再向砂石基地工作人員發放問卷之后,調研團成員前往附近居民前往調查。談到砂石基地對居民生活的影響時,居民反映強烈,“出太陽的時候滿天是灰,衣服干了立馬收,不然等于白洗。”一個村民向調研成員說道。據村長透露,“砂石基地建成之后,過往運送車輛很多,由于城區限制,大多是晚上運砂,晚上很擾民,白天灰塵也多,對村民的生活影響還是很大的。”
談到采砂的影響時,村長向調研人員感慨道,“幸虧沒采了!以前這個河段也有采砂的,他們把砂子一挖,水線下降,水廠有幾年夏天都取不到水,村里水都沒有用,取上來了也不能用,很多砂子。那機器聲音更大,不合法的采砂又都在晚上,吵得睡不著。”“禁止采砂后,這里水就干凈多了,環境也好的多了,變化還是很大的。在河里采砂帶來的大多都是壞影響。”
(文:吳迪 圖:吳迪 審:靳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