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9日晚,汽機學院于工科一號樓B-417舉辦第十四期匠心講堂通識講壇之《當代國際格局中的中國共產黨》,本場講座由張可榮教授主講,他從四個方面為我們闡述了當代國際格局中的共產黨。
張可榮:教授、碩士生導師。34年來,一直從事黨史黨建、思想教育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等方面的研究與教學工作,長期從事高校黨務管理工作。先后主持和參與省級及以上課題20余項,包括主持國家基金課題《文化自信視域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研究》、中宣部“馬工程”課題《民族復興中國夢生長歷程研究》等;先后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當代史研究》《中國高教研究》和其它報刊發表論文100余篇;出版著作(含合著)3部。
首先,張教授從世界格局的層面介紹分析了各類政黨特別是社會主義政黨的當今現狀,進而詳細闡述近代中國政黨政治的演變與中國共產黨所具備的新型政黨性質,深刻的說明了“政治制度的建立由歷史決定,是實踐探索出來的“的觀點。接著,張教授分別分析了中國共產黨對黨內部、對國內參政黨派和對外的政治制度及方針,揭示了中國共產黨具有領導黨,執政黨,革命黨的性質,既以史為鑒,橫縱對比,他又廣泛列舉當代國內外學者、政治人物對中國共產黨及習近平總書記的評價、學習與借鑒的事例,多方有力地肯定黨對國家、黨對世界發展的積極且不可或缺的作用。然后,張教授列舉中國舉辦國際政黨大會、馬克思政黨大會,以及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偉大構想、倡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事件,使得同學們感受到中國共產黨正前所未有的走進世界舞臺的中央。最后,張教授簡要分析中國共產黨邁向最強政黨的挑戰與考驗,啟示同學們“距離夢想越近,挑戰越大”、“大國大黨注定要創造偉大和永恒,同時要承擔責任與痛苦”。
在最后的提問階段中,同學們提出許多有意義的問題,既有對本講內容的拓展思考,對國家,地區(比如印度,臺灣)的關注與疑問,也有關于理工科學生如何利用學余時間提高政治素養的切身問題,師生交流熱切,使本次講座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文/汪煒杰 圖/翁茂鵬 審/靳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