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A级毛片在线播放不收费,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最近最好的2019中文,最好看免费观看高清电影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 正文
最新資訊
學生動態

通識講壇: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基本歷程與啟示

作者:黃鐵龍 來源:汽機視界  日期:2018年05月23日 11:53 人氣:

2018年5月22日晚7點,汽機學院于工科一號樓B-417舉辦第七期匠心學堂“通識講壇”,特邀長沙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易顯飛教授作講座——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發展及啟示:從李約瑟悖論說起。來自汽機學院和能動學院共計128位師生參加了本次講座。

易顯飛,長沙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中國社科院博士后,湘潭大學博士生導師,科技與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哲學一級學科負責人。研究領域:科學技術哲學與科技史、西學東漸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等。

易教授開門見山提出了本次講座的內容提要,從中國古代技術發展基本情況、中國古代科學發展基本情況、“李約瑟悖論”、對當代中國科技發展的啟示等四個部分展開了今晚的講座。第一部分,易教授通過六大技術來闡述了中國古代技術發展的基本情況,著重介紹了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第二部分,他通過對天文學、數學、中醫藥學、農學這四大學科的概括以及相應學科取得的成就講述了中國古代科學發展的基本情況;第三部分,易教授通過五張圖表,對比了中西方在各個時期的科技發展,引出了李約瑟問題:“中國古代有著輝煌的科技成就,為什么近代落后了?”緊接著他從中國古代基本情況出發,提出了高度集權的封建專制制度對中國近代科技發展的制約、中國歷代封建王朝重農抑商的政策無法為科技發展提供原動力等五大因素,得出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若干特點;最后易教授總結出對當代中國科技發展的六大啟示,他提出要克服中國古代不適合創新的文化土壤,克服中國古代的“封閉保守”,要強化科技與經濟的對接等結論,這些對參加講座的同學有很大啟發。易教授風趣幽默的講述方式使整場講座的氛圍一直保持為高潮狀態。

在問答互動環節上,同學們都積極詢問了有關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和聽講座時產生的相關問題,易教授耐心且詳細的為同學們一一解答疑惑。

講座在同學們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這次講座,引發了同學們對科技與科技應用關系的深刻思考,激發了同學們學習科學技術的興趣,使同學們更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科技的發展,并且得到了許多啟示。同學們在意猶未盡的同時殷切期待著下一場講座的到來。

  • <samp id="20me8"></samp>
    <fieldset id="20me8"><var id="20me8"></var></field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