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人基本情況
性別:男
出身年月:1982年12月
民族:漢族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職稱:副教授/碩導
最后學歷、學位:博士研究生,工學博士
工作單位:長沙理工大學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院
辦公電話:15074941025
E-mail:wuhequan@163.com
主要經歷及學術兼職
一、 工作及學習經歷
2009年-至今 長沙理工大學,汽車與機械工程學院,講師、副教授
2022年-2023年,長沙理工大學,監察處副處長(掛職)
2020年-2022年,桃江縣人民政府科技副縣長(掛職)
2016年-2017年,美國Wayne State University,訪問學者
2012年-2015年,湖南大學汽車車身設計制造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士后
2004年-2009年,南昌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碩博連讀,博士
2000年-2004年,南昌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本科
二、學術兼職及榮譽
教育部學位中心學位論文通訊評審專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函評專家
廣東省科技廳科技咨詢專家、黑龍江省科技廳科技咨詢專家
《公路與汽運》期刊編委。《中國公路學報》、《機械工程學報》、《振動與沖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rashworthiness》等期刊審稿人。
教學情況
一、講授的主要課程
[1]《汽車碰撞安全技術》,研究生課程,32學時;
[2]《發動機原理》,本科生專業課,34學時;
[3]《工程熱力學及傳熱學》,本科生專業課,24學時。
二、承擔的實踐性教學
[1]車輛工程、汽車服務工程專業的生產實習指導
[2]車輛工程、汽車服務工程專業畢業設計論文指導
三、主持的教學研究課題
[1]新工科背景下的車輛工程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研究,湖南省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重點項目,2019
[2]以工程應用能力為導向的獨立學院汽車服務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湖南省教改項目,2017
[3]《汽車碰撞安全技術》研究生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長沙理工大學學位與研究生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022
四、教學成果
[1]武和全.適用于自動駕駛汽車的座椅設計與開發研究,指導學生劉嘯豪進行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2021
[2]鄒鐵方,胡林,武和全.科教融合、服務于個性化教育的“交通運輸安全與法規”教材,長沙理工大學教學成果三等獎,2019
[3]蔣仁言,武和全,胡林.“質量與可靠性工程”雙語教學課程體系建設,長沙理工大學教學成果三等獎,2015
科研情況
一、研究方向
汽車碰撞安全、損傷生物力學
二、在研和已完成的主要課題
[1]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于可靠性優化設計的乘用車側面碰撞安全性研究》,項目編號:51405035,經費:25萬,2015-2017
[2]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自動駕駛背景下的汽車碰撞乘員規避策略及損傷風險研究》,項目編號: 2021JJ30723,經費:5萬,2021-2023
[3]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具有生物逼真度的老年駕駛員有限元建模及碰撞損傷機理研究》,項目編號:2018JJ2432,經費:5萬,2018-2020
[4]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車輛吸能結構的拓撲優化研究》,項目編號:2015JJ6003,經費:5萬,2015-2017
[5]主持,湖南省教育廳重點項目《自動駕駛汽車在碰撞中的乘員保護研究》,項目編號:19A008,經費:8萬,2019-2022
三、主要研究成果
論文:共發表論文30余篇,選取部分代表作如下:
[1] Hequan Wu, Haibin Hou, Ming Shen, King H.Yang, Xin Jin. Occupant kinematics and biomechanics during frontal collision in autonomous vehicles—can rotatable seat provides additional protection? [J]. Computer Methods in Biomechanics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 2020, 23(5): 191-200.
[2] Hequan Wu, Xiaoyan Qian, Qifan Ren, et al. Head injury of CHARM-70 FE model and a comparative study with Hybrid III and GHBMC model[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ehicle Safety, 2020, 11(4):370-382.[3] Hequan Wu,Jinping Peng, Xin Jin. Internal Biomechanical Study of a 70-Year-Old Female Human Lumbar Bi-Segment Finite Element Model and Comparison with a Middle-Aged Male Model[J]. 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19,4(1): 1-11.
[4] 武和全,邊楚虹,胡林等.汽車自動駕駛過程中不同姿態乘員在追尾碰撞中的損傷研究[J].中國機械工程,2023,34(13):1628-1637.
[5] 武和全,劉瑾,龔創業等.自動駕駛汽車的碰撞安全性研究綜述[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3,20(02):35-44.
[6] 武和全,張凱,胡林等.自動駕駛汽車事故中主動旋轉座椅規避兒童乘員的損傷風險研究[J].中國公路學報,2023,36(05):273-286.
[7] 武和全,龔創業,任啟凡等.頭部旋轉姿勢下的頸部低速后碰響應[J].汽車安全與節能學報,2023,14(03):282-289.
[8] 武和全,張凱,胡林.側面碰撞遠端老年乘員損傷研究[J].汽車技術,2023,569(2):28-36.
[9] 武和全, 張家飛,胡林. 自動駕駛中座椅旋轉速度對乘員的影響[J],汽車工程, 2021, 43(2): 226-231.
[10] 武和全, 曠世杰, 胡林. 老年乘員在自動駕駛車輛中的碰撞響應研究,機械工程學報[J], 2020, 56(12): 144-154.
[11] 武和全, 侯海彬,胡林. 車輛碰撞中乘員骨盆力學響應特性的研究[J],汽車工程, 2020, 42(4): 468-476.
[12] 武和全, 彭金平,胡林. 正面碰撞中的老年駕駛員胸部響應研究[J],汽車工程, 2020, 42(8): 1050-1058.
[13] 武和全,侯海彬,胡林,黃晶. 自動駕駛汽車中乘員在不同座椅朝向下的損傷風險及規避策略,中國公路學報[J], 2019, 32(6): 206-215.
知識產權:共授權發明專利12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選取的代表性發明專利如下:
武和全等, 一種多角度旋轉汽車座椅系統的工作方法, 2022-07-26, ZL202110419030.6
武和全等,一種帶腳踏板的汽車座椅系統, 2022-07-26, ZL202110418381.5
武和全等, 一種汽車安全座椅系統, 2022-07-26, ZL202110418131.1
武和全等, 一種安全汽車, 2022-05-06, ZL202110227357.
武和全等, 一種汽車安全系統的工作方法, 2022-03-18, ZL202110227466.5
武和全等, 一種安全座椅裝置, 2022-02-18, ZL202110227673.0
武和全等, 一種液控座椅系統, 2022-02-11, ZL202110226888.0
武和全等,一種智能ETC系統及其使用方法, 2020-12-25, ZL2020100527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