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關單位:
“胡繩青年學術獎”是全國哲學社會科學界的綜合性青年學術成就獎,由我國著名社會科學家胡繩倡議并率先捐款設立,旨在鼓勵青年社會科學人才成長。目前,該獎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胡繩家鄉蘇州市協辦。1997年以來經過五屆評獎,在學術界尤其是青年學者中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已成為老一輩學者對青年一代寄以厚望和重托的一種象征。現將第六屆“胡繩青年學術獎”評獎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本屆評獎的學科分為三類:
第一類為文學語言學科,包括中國文學、外國文學、語言學等;
第二類為歷史學科,包括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史、考古學等;
第三類為哲學等學科,包括馬克思主義研究、哲學、宗教學研究等。
本屆評獎設六個正式獎項(每類學科設兩個獎項),酌情設若干提名獎。獲獎成果頒發獎章、獎金、證書,提名獎頒發獎金、證書。
推薦成果范圍:40歲(含40歲,以參評作品發表時的實際年齡計)以下青年科研人員在2006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公開出版的研究專著。專著作者不限于一人,合作者均須符合年齡條件。推薦成果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在本研究領域有所創新和突破,具有較高學術水平和社會影響,符合學術規范。已獲其他獎項的研究成果亦可申報。
二、胡繩青年學術獎勵基金管理委員會聘請著名專家學者擔任初評專家、審讀專家、評審委員會委員。評獎方法和程序為:發布公告,征集專家推薦的成果;聘請專家對推薦成果進行初評,提出候選成果名單,并進行公示;審讀專家對候選成果進行審讀并提出審讀意見;評審委員會評選決定獲獎成果及提名獎成果,并進行公示。評獎全過程采取匿名方式進行。11月舉行頒獎儀式。獲獎成果的推薦專家在頒獎時予以公布。
三、成果參評采取專家推薦方式。參評成果須由兩名具有本學科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同行專家聯名推薦。推薦者須按要求填寫“推薦書”,第一推薦人單位領導簽字并加蓋公章。
四、受理截止時間為5月7日(推薦材料均不退還)。報送材料包括:“推薦書”原件一式3份、推薦成果7本、作者身份證復印件,同時,“推薦書”電子版發人文社科處電子郵箱。
聯 系 人:楊飛
聯系電話:85258423
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相關附件:
附件1:胡繩青年學術獎勵基金章程
附件2:胡繩青年學術獎勵基金管理條例
附件3:第六屆胡繩青年學術獎推薦書
附件4:胡繩青年學術獎勵基金管理委員會秘書處通知原件
人文社科處
2012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