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相關單位:
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對改革社會組織管理制度、激發社會組織活力做出了重大部署,社會組織建設面臨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社會組織改革的有關精神,加快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社會組織體制,完成好各項改革任務,推動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民政部發布了2014年“中國社會組織建設與管理”理論研究部級課題指南。現將有關申報工作通知如下:
一、課題研究方向及參考選題
(一)課題研究方向
1.現代社會組織體制研究;
2.改革社會組織管理制度研究;
3.激發社會組織活力研究;
4.社會組織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關系研究;
5.政社分開與社會組織依法自治研究;
6.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研究;
7.直接登記體制下社會組織綜合監管機制研究;
8.社會組織民主機制研究;
9.社會組織執法監察研究;
10.社會組織與政府協作互動關系研究;
11.社會組織信息化建設問題研究;
12.社會組織培育扶持政策體系研究;
13.社會組織人才隊伍建設研究;
14.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研究;
15.社會組織和其他組織的關系研究;
16.境外非政府組織發展及管理研究。
(二)重點參考選題
1.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背景下社會組織管理制度改革研究;
2.社會組織在創新社會治理體制中的功能與作用實現路徑研究;
3.社會組織在協商民主體系構建中的作用及實現路徑研究;
4.社會組織對政府績效評估研究;
5.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6.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模式比較研究;
7.社會組織與企業承接政府服務比較研究;
8.事業單位轉制為社會組織的政策銜接研究;
9.政府向社會組織轉移職能研究;
10.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修訂論證及研究
11.社會組織直接登記后管理服務方式轉變實踐研究;
12.社會組織管理制度改革背景下社會團體分支(代表)機構管理模式研究;
13.直接登記的四類社會組織分類標準研究;
14.網絡社團、網絡募捐監管對策研究;
15.信息化管理在社會組織管理體制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16.社會組織示范區建設與管理研究;
17.社會組織統計體系及統計指標研究;
18.社會組織內部治理結構研究;
19.社會組織第三方評估機制研究;
20.社會組織年度檢查理論與實踐研究
21.社會團體開展商業活動問題研究;
22.社會組織對經濟社會貢獻力研究;
23.社會組織職業資格研究;
24.社會組織秘書長職業化研究;
25.社會團體薪酬制度研究;
26.城鄉社區服務類社會組織現狀與發展研究;
27.行業協會商會脫鉤后管理模式研究;
28.行業協會誠信建設研究;
29.行業協會發展管理研究;
30.行業協會行業自律作用研究;
31.公益組織開展公益活動行為規范研究;
32.基金會登記管理權限下延后監管研究;
33.引導基金會支持、參與社會服務研究;
34.服務農民工社會組織研究;
35.民辦非企業單位財產屬性及清算研究;
36.民辦非企業單位內部治理機制研究;
37.民辦非企業單位公益性認定標準研究;
38.民辦非企業單位事中事后監管問題研究;
39.事業單位分類改革與民辦社會事業發展問題研究;
40.我國社會組織國際化戰略與路徑研究;
41.在華境外非政府組織管理制度研究;
42.中國外國商會管理制度研究;
43.離岸社團監管問題研究;
44.涉外社會組織的內涵、外延及管理制度研究;
45.我國社會組織支持和服務企業“走出去”戰略路徑研究;
46.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社會組織執法監督機制研究;
47.社會組織違法違規活動的治理困境和解決途徑研究;
48.社會組織開展經營活動與非營利屬性關系研究;
49.社會組織法人屬性和財產屬性研究;
50.社會組織黨建及宣傳工作研究;
51.社會組織稅收問題研究。
二、課題申報及成果收集
(一)課題申報
課題需按要求填寫《2014年社會組織理論研究部級課題申請表》,于2014年3月8日前以電子郵件發送至報人文社科處指定郵箱,社科處將統一發送至國家民間組織管理局。待國家民間組織管理局4月初公布立項名單后,獲得立項的課題申請者交送一式三份申請書至社會科學處,統一報國家民間組織管理局。
(二)成果收集
課題承擔者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相應的研究,于2014年10月15日前,以書面(5份,格式參見附件)和電子郵件兩種方式將研究最終成果報送國家民間組織管理局,信封上請注明“社會組織理論研究課題”字樣。國家民間組織管理局將組織評審委員會對收到的課題報告進行評審,對通過評審的報告分別給予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和優秀獎,并頒發部級課題結題證書和獲獎證書,在中國社會組織網上公布。通過評審并結題的課題報告的著作權屬于國家民間組織管理局。沒有通過評審的課題報告不予結題。
三、研究要求及成果形式
(一)研究要求
課題研究應緊緊圍繞新時期社會組織建設與管理的重大任務,分析現狀,解剖問題,提出對策建議。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理論指導實踐,進一步增強指導社會組織改革發展的科學性、針對性和預見性。研究課題要觀點明確,內容翔實,文風嚴謹,行文規范,未在刊物上公開發表,已發表和已獲獎論文不得參加結題。課題研究不得違背學術道德,一經發現將通知所在單位取消立項。文字責任由課題作者負責。
(二)成果形式
研究課題的最終成果為書面研究報告。
1.一般應為總報告形式。報告題目和內容應當與立項題目一致。報告字數不少于1.5萬字。總報告字數超過4萬字的,需要整理出一份1萬字以內的概要。若有專題調研分報告、重大問題研究分報告、相關研究資料等分報告,原則上每篇不超過5千字,不計入總報告字數。
2.課題報告一般應為政策研究,主要結合國外經驗、立足國內實踐,提出具有操作性的政策建議。基于數據研究、模型研究的結論和描述需用通俗易懂方式表達,建議把數據研究、模型推導過程等作為附件。課題報告必須有不少于3千字以上的對策建議。
3.課題報告必須有案例、實證、調研、數據分析,或者有國內外經驗剖析,這些內容不少于總報告字數的1/4。課題報告中涉及的概念、理論、背景、研究框架等請用簡略和概述方式撰寫,原則上不超過1000字。
4.課題報告有關版權、版式、注釋及學術規范等要求參見《課題報告寫作要求》。
四、經費資助
對通過評審且獲獎的課題報告,將分別給予一定的經費資助。
五、優秀論文的公布與出版
獲獎論文的目錄、作者、所在單位在《中國社會報》、《中國社會組織》雜志、中國社會組織網站公布。部分優秀研究成果將結集正式出版。
聯系人:楊飛
電話:85852423
郵箱:[email protected]
附件1:2014年中國社會組織建設與管理理論研究部級課題申請表
附件2:課題報告寫作要求
人文社科處
2014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