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相關單位:
按照《“一帶一路”建設專項課題暫行管理辦法》有關要求,國家發改委擬開展“一帶一路”建設2016年專項課題承擔單位公開征集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課題題目
(一)中歐班列運營組織系統研究
要點:中歐班列是深化我國與沿線國家經貿合作的重要載體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抓手,對提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經貿合作水平,釋放絲綢之路經濟帶物流通道潛能,具有重要意義。本課題通過綜合分析中歐班列在通關效率、運輸組織、品牌建設、對外議價、市場化運作、信息化水平等方面現有發展條件和未來發展需要的基礎上,立足“一帶一路”建設和向西開放格局,研究提出中歐班列運營組織的發展思路、優化方法、重點任務等方面的具體措施和政策建議。
(二)先發國家經略海洋的演進進程及對我國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啟示
要點:通過研究英國、西班牙等先發國家經略海洋的演進進程,全面總結梳理其經驗教訓,就如何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下,推進與沿線國家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實現我海洋強國目標,提出目標任務、體制機制、政策措施等方面的建議。
(三)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規劃研究
要點:灣區經濟是國際上較成熟的沿海地區發展模式之一。廣東、香港、澳門區位臨近,經濟聯系緊密且互補性強,具備融合發展的條件和動力。本課題旨在研究如何在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基礎上,深化金融創新、促進人才集聚、推動產業升級,加快培育增長新動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發展,促進粵東、西、北腹地均衡發展,增強該區域在全國乃至全球經濟中的競爭力,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四)“一帶一路”發展指數編制思路研究
要點:“一帶一路”建設是一項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應采取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衡量其發展成效。本課題應以編制“一帶一路”發展指數思路為主線,針對“一帶一路”建設的戰略目標,合理確定評價指標及其權重,建立數值模型統計體系以及科學評價機制,使“一帶一路”發展指數成為體現“一帶一路”建設發展成效的綜合指數,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決策支持。
(五)絲綢之路經濟帶波羅的海方向建設路徑研究
要點:波羅的海方向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主要方向之一。本課題主要圍繞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提出推進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建設的總體思路、合作機制、重點任務、重大項目和政策措施等方面建議,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提供理論依據和路徑參考。
(六)絲綢之路經濟帶波斯灣方向建設路徑研究
要點:波斯灣方向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主要方向之一。本課題主要圍繞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提出推進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建設的總體思路、合作機制、重點任務、重大項目和政策措施等方面建議,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提供理論依據和路徑參考。
(七)絲綢之路經濟帶印度洋方向建設路徑研究
要點:印度洋方向是“一帶一路”建設的主要方向之一。本課題主要圍繞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提出推進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建設的總體思路、合作機制、重點任務、重大項目和政策措施等方面建議,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提供理論依據和路徑參考。
(八)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南太平洋方向建設路徑研究
要點: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有兩大戰略走向,其中之一是從我國沿海港口過南海,經印尼抵達南太平洋的走向。本課題應以推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南太平洋方向建設為宗旨,在梳理總結南太平洋方向建設現狀與進展的基礎上,提出推進建設具體的、可操作的政策措施和意見建議,包括建設方法與途徑,具體合作領域及其抓手,與沿線國家深化合作的載體、平臺,建設中可能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風險防范的措施與手段。
(九)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印度洋方向建設路徑研究
要點: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有兩大戰略走向,其中之一是從我國沿海港口過南海,經馬六甲海峽到印度洋,延伸至歐洲。本課題應以推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印度洋方向建設為宗旨,在梳理總結印度洋方向建設現狀與進展的基礎上,提出推進建設具體的、可操作的政策措施和意見建議,包括建設方法與途徑,具體合作領域及其抓手,與沿線國家深化合作的載體、平臺,建設中可能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風險防范的措施與手段。
(十)中國-中東歐國家共建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研究
要點: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從我國連云港到波羅的海,是我國陸路通往中東歐的重要通道。本課題針對中東歐國家的地理優勢和合作潛力,圍繞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提出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推進中東歐國家共建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建設的總體思路、合作機制、重點任務、重大項目和政策措施等方面建議,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理論依據和路徑參考。
(十一)推動建立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多層次融資保障體系研究
要點:“一帶一路”建設覆蓋區域廣大、跨境投資領域多元,項目結構復雜、參與對象繁多,亟待構建多層次融資保障體系。本課題應在梳理分析現存問題基礎上,研究如何加強政策性金融、開發性金融、商業性金融在“一帶一路”建設框架下的協調合作,提升資金有效配置效率,強化對重大項目的融資支撐;提出拓寬融資渠道、優化融資方式、豐富融資主體、防范融資風險的市場機制設計;提出完善國內投融資機制,調動私人資本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措施建議。
(十二)“一帶一路”與西部大開發戰略融合路徑研究
要點:本課題旨在研究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怎樣抓住“一帶一路”實施的重大機遇,適當調整西部開發工作思路,以開放促開發、開發助開放,促進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再上新臺階,也為國家的全面開放做出積極貢獻。
(十三)“一帶一路”國內外輿論監測評估研究
要點:本課題旨在研究建立科學有效的“一帶一路”國內外輿情監測和評估體系,提出切實可行的輿論監測評估方法,提高輿情監測的準確性和時效性。對當前“一帶一路”國內外輿情進行實例監測評估,提出引導“一帶一路”正確輿論走向和營造良好輿論氛圍的措施和建議。
(十四)“一帶一路”建設充分發揮華僑華商作用研究
要點:華僑華商是我國寶貴的資源和獨特的優勢。本課題應在分析華僑華商在世界各地的分布情況及發展現狀的基礎上,結合“一帶一路”建設重點國別、重點任務,從充分發揮華僑華人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參與者、建設者和見證者的角度,提出引進和支持華僑華商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的具體措施及政策建議。
(十五)企業“走出去”的保險保障問題研究
要點:保險保障在“一帶一路”建設資金融通中具有重要作用。本課題應以加強保險保障更好地服務于企業“走出去”為宗旨,在比較研究其他國家有關做法的基礎上,梳理分析目前“走出去”企業保險保障方面的現存問題,就保險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研究如何創新配套保險機制,保險機構如何加強與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開展合作,探索商業保險如何參與企業融資擔保機制等問題,提出具體措施及政策建議。
(十六)港澳如何發揮優勢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問題研究
要點:“愿景與行動”指出,要發揮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獨特優勢作用,積極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本課題應在梳理分析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各自優勢及其不足的基礎上,結合國家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重點方向、重點國別、重點領域,就港澳各界如何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提出可操作性具體措施及政策建議。
二、申報有關要求
(一)相關領域的正高級研究人員可以組織申報課題。
(二)請認真填寫“一帶一路”建設專項課題申報表(見附件),A3紙雙面打印中縫裝訂一式4份送交社科處。
(三)申報截止時間為2016年7月6日。
(四)課題1-4資助經費原則上不超過20萬元,課題5-16資助經費原則上不超過10萬元。
(五)研究成果的知識產權歸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所有。
三、課題執行時間
課題執行時間為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課題負責人應在2016年12月底前提交中期成果,2017年7月底前提交最終報告。
聯系人:劉利
辦公電話:0731-85258423
社科處
2016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