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4日晚,水利學院“學術沙龍”活動第三期在云塘校區工三B319舉行。我院青年教師曾杭博士匯報了主題為“非一致性洪水/降雨頻率分析問題”的學術講座,來自水利學院的30余名專業教師、研究生、本科生聆聽了報告并參與討論。
曾杭博士首先從降雨和洪水量數據系列入手,為大家闡述了非一致性的統計學概念,提出了“非一致性分別在概率統計模型和水文統計中的概念”的思路,并針對一致性與非一致性分享了不同的學者對該概念的不同理解。并且舉例說明在概率統計模型中“不滿足同分布假定的變量不一定是非一致性的”,水文觀測值服從依賴于氣候條件和下墊面條件的分布,提出所服從分布參數變化或分布形式變化即為非一致性水文序列。然后,對于極值洪水/降雨頻率的計算,將傳統的一致性方法和非一致性方法的優缺點進行了對比和剖析。在此基礎上,介紹了目前應用廣泛的非一致性洪水/降雨頻率分析的時變矩模型和混合分布模型以及氣候預測因子的確定方法,比較了一致性條件下和非一致性條件下的洪水/降雨頻率分析結果。最后結合非一致性水問題的熱點及存在的問題,講述了包括非一致性與干旱問題相結合、氣象氣候水文研究方向(由物理模型到水文模型的過程)及如何區分氣候變化、氣候因子和人類活動因子對洪水等問題的影響等。
本期“學術沙龍”關于非一致性洪水/降雨頻率分析的交流引起了眾多參與者的討論,提高了對水文研究進一步探索的積極性,大家對本次報告交流表達了高度的評價。期間,彭向訓、李志威、陳宏等老師和多位研究生積極參與了討論環節,現場氣氛十分熱烈。新聞專業譚志勇同學現場拍攝并制作了視頻文件,記錄了本次活動過程。本次“學術沙龍”得到了院內外廣大師生的熱心支持和積極參與,為水文學與水資源的數據觀測和統計分析研究與相關學習提供了良好的啟示。 (文圖/學術沙龍 編輯/院黨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