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1日下午,水利學院“學術沙龍”活動2017年第10期在云塘校區工三B319舉行。我院青年教師危潤初博士作主題為“尼日利亞乍得湖盆地水循環特征及其水資源危機”。報告由李志威副研究員主持,我院教師李夢成、黃草、陳龍及20余名本科生、研究生參加了本次學術講座。
危老師首先通過谷歌地球展示尼日利亞和乍得湖的地理位置,并給大家介紹乍得湖是非洲第四大湖,為內陸淡水湖,其位于乍得、喀麥隆、尼日爾和尼日利亞四國交界處,介紹了乍得湖近況以及乍得湖的水資源危機,并分享了在非洲科研考察時的奇聞軼事。危老師從科研角度分析了乍得湖水循環要素特征,例如包括降雨、蒸發、徑流、入滲、地下水等。由于當地的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乍得湖盆地的水資源狀況不容樂觀,具體表現為地下水位持續下降,降雨呈明顯下降趨勢,用水量快速增長,但是用水效率低下。
危老師以專注嚴謹的科研態度和國際視野為大家展示了在尼日利亞的研究工作和獨特經歷,其勤奮刻苦和不畏艱險的科研精神讓在座的師生肅然起敬。講座結束后,李志威老師進行總結發言,在座的學生也積極發言與危老師交流野外調查的問題。本次學術沙龍得到了學院領導的支持和學院師生的熱心參與,增強了師生間的科研交流。
(文/游宇馳 圖/袁昕亞 編輯/院黨政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