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湖南省環境保護廳正式發函,以我校為依托單位、以中交天航南方交通建設有限公司為協作單位,共同申報的“湖南省環境保護河湖疏浚污染控制工程技術中心”(以下簡稱工程技術中心)獲批。


年初,湖南省環境保護廳組織相關專家,對我校申報的工程技術中心建設方案、申請材料和基礎條件到校進行了評審和考察,我校副校長蔣昌波、科研部副部長王建輝、研究生院副院長湛雪輝、水利工程學院院黨委書記喻玲娜、常務副院長胡旭躍、副院長程永舟、院長助理陳杰、給排水科學與工程系系主任孫士權,及部分教師參加了評審會,評審會上與會專家組對我校提交的工程技術中心建設方案和申請材料給予高度評價。

湖南省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主要是依托我省環保領域內工程技術實力較強的高等院校、企業或科研機構,以環境污染防治需求為導向,以環境保護技術創新為宗旨,建設環境科技成果產業化、創新人才培養、組織科技交流與合作平臺。工程技術中心將通過科技開發和成果轉化,推動湖南省環保技術創新,加速環保科技成果產業化,促進環保產業發展,為污染控制、提升行業整體發展水平。

我校申報“湖南省環境保護河湖疏浚污染控制工程技術中心”的牽頭單位水利工程學院擁有鮮明的疏浚工程及水污染控制工程的背景和研究特色,水利工程學科發展穩步提升,獲得了水利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現有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水環境污染修復與防治、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水工結構工程、水文學及水資源等五個穩定的學科方向。先后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0余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培育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國際(地區)合作與交流項目各1項;承擔了省部級科研項目40余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0余項;已授權發明專利60余項。
“湖南省環境保護河湖疏浚污染控制工程技術中心”將整合多方人才、技術和平臺優勢資源,形成校企優勢互補,面向河湖疏浚過程中底泥與疏浚余水處理污染控制關鍵技術、裝備研究及產業化應用,研發河湖疏浚及余水高效處理污染控制和疏浚底泥資源化無害化處理技術與裝備,為環境管理、監督和決策提供技術支撐和服務,為我校雙一流學科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平臺。
(文圖/孫士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