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30日下午,中國疏浚協會錢獻國秘書長應邀在云塘校區圖書館B102為我校中交疏浚集團-長沙理工大學第二屆“疏浚人才聯合培訓班”學員作了題為《生態的疏浚業與疏浚業的新生態》學術報告。報告會由我校副校長蔣昌波教授主持。水利學院常務副院長胡旭躍、水利學院部分師生及疏浚班全體學員共120余人參加此次報告會。
蔣校長首先介紹了錢獻國教授的個人簡歷和工作業績。錢獻國教授歷任中交一航局四公司支部書記、宣傳部長、船廠黨委書記、一公司黨委書記,天航局副總經理等職,2007年起先后擔任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等重要職務,現任中國疏浚協會秘書長,長沙理工大學客座教授,長期從事港口和疏浚工程,具有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尤其在企業管理方面具有深厚的造詣,發表了企業管理方面論文十萬余字。
錢獻國教授報告分“疏浚,為生態而生,與生態同進”、“疏浚行業轉型升級,環境制約既是挑戰,又是商機”、“把握三條線,發展生態疏?!?、“堅持變革與創新,打造疏浚的新生態”四個部分。報告中,錢教授介紹了疏浚的本質、中國疏浚業的起源與發展史,指出疏浚業的創新發展是現代社會生態系統建設推動的結果;深入剖析了我國目前土污染、水環境污染、大氣污染、噪聲污染的現狀,市場需求結構變化、生態環境剛性制約、產能過剩有待升級、行業協同存在掣肘、技術短板倒逼創新這五大因素,指出我國疏浚行業發展遭遇“生態天花板”,分析了國家的生態建設方略蘊藏著疏浚業創新發展的重要機遇;強調了要貫穿不斷創新的“主線”、堅守無害環境的“底線”、把握順應規律的“紅線”,是中國疏浚轉型升級的“生命線”,是生態疏浚的涵義和基本點,介紹了生態疏浚所包含的“自然疏?!?、“綠色疏?!?、“智慧疏?!比齻€基本形態;如何構造我國疏浚業“一軸”、“六個維度”、“八個支撐系統”的生態系統,指出生態、效率、能力、智能是未來疏浚裝備創新發展的趨勢,并以港珠澳大橋工程為例,詳細解讀了“八個支撐系統”。最后,他鼓勵學員們要以“工匠精神”投入到我國疏浚事業中去,為我國疏浚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報告會后,水利學院常務副院長胡旭躍教授進行了總結,并要求學員們課后好好消化報告內容,要將“生態疏?!钡睦砟顜氲浇窈蟮墓ぷ髦腥ァW員們還就疏浚方面的一些問題與錢教授交流,錢教授逐一給與解答。
中交疏浚集團-長沙理工大學“疏浚人才聯合培訓班”是長沙理工大學和中交疏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合開設的第二屆疏浚人才培訓班,也是水利學院實施校企聯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新嘗試。培訓班通過結合行業專家豐富工程實踐經驗與領先的行業視野,更好的向學生們講述工程知識,提升學生的解決工程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讓學生們更加全面的掌握疏浚行業最新動態與未來發展趨勢。
(文/陳杰 圖/劉湖 編輯/院黨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