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16點,土木工程學院第十五屆博力學術分論壇第六場講座于金盆嶺校區4教118報告廳順利舉行。主講人為我院顏東煌教授,此次論壇由土木工程學院研會主席屈星主持開幕式。主題為“斜拉橋發展動態與案例分析”。共計到場200余人。
顏東煌教授從橋梁工程簡介導入,介紹橋梁工程在學科上屬于土木工程的分支,在功能上又是交通工程的咽喉,對國家經濟發展起著重要作用。他有4種體系,本次論壇主要介紹索支承體系中的斜拉橋體系的上部結構。斜拉索軸力產生的水平分力對主梁施加預壓力,對于混凝土的主梁可以增強其抗裂性能,節約主梁中預應力鋼材的用量。斜拉橋的使用壽命與一般的體系橋梁不同,斜拉索的壽命的經濟指標為換索情況。隨后,顏教授分孔跨布局講述斜拉橋類型,斜拉橋主梁一般采用混凝土結構、鋼結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或兩種混合的結構。然后,顏教授為了讓同學擴大眼界,講述了國外斜拉橋的發展歷史,我國混凝土斜拉橋的發展與案例分析和我國鋼斜拉橋的發展與案例分析。例如第一座混凝土斜拉橋,委內瑞拉的馬拉開波湖橋,5個主跨235米的多跨帶掛孔稀索體系,1962年建成。最后,顏東煌教授親切地和我們交流了他對土木工程的個人體會,一個工程人就要干一行愛一行,土木工程事業大有可為,走向世界;土木工程未來空間很大,在公路,鐵路,地鐵,管廊,房建,市政,水工等領域有極大的發展空間;國外市場廣闊,一帶一路新建,發達國家改擴建都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最后顏教授表示對同學們的未來科研生活充滿厚望與期待。
講座持續近一個多小時,但同學們依舊熱情不減,就這次講座課題及個人在學術研究上遇到的問題積極詢問顏教授,顏東煌教授也一一解答了同學們的問題。論壇最后顏教授與同學們合影留念。至此,博力學術分論壇第六場講座圓滿謝幕。



文/李耕 圖/湯健 審核/王煜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