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會進一步研討你們的橋梁加固方案方案,并盡快落實。”8月8日,邵陽市新寧縣交通局收到了六座服役橋梁的評估與加固設計方案。

成員們前往新寧縣交通局進行工作匯報
今年7月,長沙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博士團赴邵陽市枧桿山村開展專業實踐活動,對鄉村的橋梁進行實地檢測與評估,并借助專業知識完成改良方案,這也是這個團隊第5年深入鄉村,交通規劃、基礎設施完善工作。

成員們在進行橋梁檢測
邵陽市新寧縣交通局的負責人說:“鄉村的橋梁情況比較復雜,修筑年代新舊不一,修筑方式也千差萬別,缺乏統一的規劃,隨著鄉村機動車輛的增加,村民缺少橋梁維護和管理的意識,帶來了不少隱患,鄉村需要這樣的專業服務。”
實地調研期間,團隊成員攜帶專業儀器對村內所有橋梁開展了全面細致的檢測,就當地交通設施狀況進行了問卷走訪,并為村民舉行了橋梁維護技術講座。
“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博士實踐團在村部大禮堂為村民普及橋梁維護技術時,還為到場的數百余名村民發放自行制作的橋梁科普知識宣傳手冊。枧桿山村是省級深度貧困村,一條金寨河穿村而過,將村子分割成村東和村西兩部分,橋梁成了溝通金寨河兩岸的咽喉設施。上世紀七十年代建成的幾座橋梁隨著風雨侵蝕和交通量增大,已逐漸變得不堪重負。

結束實地調研后,博士實踐團在隊長李唐的帶領下馬不停蹄地返回學校,在學校專業的實驗室進行數據整理、建模分析與方案設計。他們根據前期實地橋梁檢測結果,在橋梁專家陳歷強的指導下,借助CAD、Midas/Civil、ANSYS、Revit等專業軟件,經過無數次討論評估,在十天內將一個個想法變成了一份份數據分析的表格、一張張橋梁設計的圖紙,完成了當地六座服役橋梁的評估與加固方案設計。
(文/李唐 熊志青 吳凡 圖/李唐 何羽 審/胡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