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 目:汶川地震的正算和反算
主講人:謝干權
美國電磁場科學院院士、美國吉爾地球物理教授、
美國柏克萊勞倫斯國家實驗室研究員
時 間:2008年05月29日上午10:00
地 點:12-200
主辦單位:長沙理工大學
歡迎廣大師生參加!
承辦單位:土木與建筑學院、科技處、研究生部
汶川地震的正算和反算
GL電磁場泥石流高溫地應力場多場
正算耦合模型和地震過程重構反算的新方法及其應用
謝干權
美國電磁科學院
GL GEOPHYSICAL LABORATORY
摘要
本演講研究和發展“電磁場-泥石流-地溫場-地應力場” 多場耦合的建模模擬和重構反算的新的整體和局部場方法(NEW EM-FLOW-HEAT-STRESS COUPLED GLOBAL AND LOCAL FIELD METHOD) 及其在四川汶川地震的過程模擬和重構中的應用。2008年初五月十二日下午二時二十八分,四川汶川發生了7.9級強烈地震,給國家與人民的生命和財產造成極其嚴重的損失。嚴重地震災難和事實多次提醒和挑戰人們,地震現象已不單純是泥石流-地溫場-地應力場的正算科學和工程,而是泥石流-地溫場-地應力場和電磁場等多場耦合的整體和局部,宏觀和微觀,確定和隨機的正算和反算過程;我們對上述特大淺層地震現象必須引起嚴重的關切和研究,否則對將來的地震災難又會意想不到和突如其來,再次給人民的生命和財產造成嚴重的損失。目前國內外流行的有限元,帶后驗PML自適應有限元和有限差,伯恩近似和漸進解析方法等都無法解決這種大范圍和特別困難的地震多場耦合模擬和反算重構。我們的GL 整體和局部場正算和反算方法和改進的AGILD 整體積分和局部微分的正算和反算方法克服了有限元和有限差的解龐大矩陣方程和人工邊界的困難,它具有 “不需要求解大型矩陣和不需要人工邊界”等超越上述有限元等算法的優越性,它是唯一可以進行大范圍的地震“電磁場-泥石流-地溫地-地應力場” 多場耦合的建模模擬和重構反算的最有效的方法,將為研制四川汶川地震的過程模擬和重構發揮重大的作用。當前,抗災救人是第一的任務。同時,我們要把地震科學的研究推進到前方進行余震地震物理測量。特別,電磁訊息很容易被破壞。目前,科學還尚不可對地震定時定位地準確預報,在地震前,我們不能測量真正地震中心的電磁,地磁,地應力,地溫,泥石流和大變形等。因此,地震后,我們應該冒著余震的危險刻不容緩地靠前觀測和記錄和現場地震建模研究。如不靠前即時觀測和記錄,人民用生命換來寶貴地震科學記錄就會損失. 把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的研究結合起來。用可控的人工地震分解,耗散, 軟化和減少天然地震的破壞是我們新的思想和方法。本演講將闡明南雨北降,南方的冰災,和文川地震的關系和多學科科學正算和反算的歷史,知識和成就。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