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隔斷了老師和學生們的現實相聚,卻阻止不了我們的網上會面。6月6日上午九點,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南省文藝理論學會會長、《中國文學研究》主編趙炎秋教授受長沙理工大學邀請,在騰訊會議上為同學們開講,講座吸引了文新系同學及校內外上百名聽眾。
本次講座的主題是“試論現實主義文學的概然律問題——從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現實性的不足談起”,由長理文新系的周子玉老師主持,易彬、周云鵬、鄭劭榮、王福雅等老師全程參與。
“概然律指的是人物與事件在現實生活中的普遍性與發生率。”講座初始,趙炎秋教授就點明了此次講座的重要性:“現實主義文學是中國文學的主流,而概然律是當今學界討論的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的熱點問題之一。”其后,結合國外作品,“雨果手中的芳汀因為貧窮而賣掉金發和牙齒,巴爾扎克的高老頭因為貧窮把住房從大房子換成小房子,顯然后者概然律更高”,教授深入淺出地解釋了概然律的內涵;緊接著,以路遙的現實主義著作《平凡的世界》為例,教授給我們指出,相比男性主人公,小說中對幾位女性主人公的塑造更具有理想色彩,尤其是人物之間羈絆和結局,明顯看來概然律低,“煤礦工人孫少平得到干部家庭出身的大學畢業生田曉霞的愛情是否太幸運?在兩人愛情即將結果,田曉霞卻在洪水中喪生是否太意外?賀秀蓮陪伴少安取得事業成功并生下女兒卻得肺癌去世……”“現實主義作品可以描寫概然律小的人與事,但大量進入會使作品帶上濃厚的主觀色彩。”最后,趙炎秋教授還總結了概然律進入現實主義作品應注意的方面。
“教授覺得應該怎樣處理《平凡的世界》里概然律和故事發展需要之間的矛盾?”“概然律的方法用到我們現在的寫作中應注意什么?”……講座最后,同學們踴躍提問,積極參與交流,趙炎秋教授認真耐心地一一給予了解答。
疫情讓很多同學都被迫留在家中,但知識無界限。此次線上講座獲得了熱烈的反響,不僅很多已經畢業的同學趕回來“蹭講座”,講座結束后,不少同學余興未盡,仍在小群中熱議相關話題,期待下一次的學術盛宴。(圖文/匡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