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10月19日上午,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尚永亮教授在金盆嶺校區9教218學術報告廳為我院師生做主題為“旅人李白與漫游范型”的講座。本次講座屬于我院文化與傳媒前沿課程講座系列,文新學院黨委委員、中文系主任鄭劭榮教授主持本次講座,他代表學院全體師生對尚永亮教授表示熱烈歡迎,并為同學們介紹了尚永亮教授的學術成就。
講座伊始,尚永亮教授從詩人李白生活的背景朝代出發,講述唐代詩詞發展的重要社會基礎——經濟水平提高,科舉考試的推舉,人民生活富足、安居樂業,正是因為這樣的穩定社會,孕育了無數中國優秀文人墨客。
接著,尚永亮教授以李白的人生歷程為切入口,講述李白一生中漫游了18個省份,看過大大小小的山河湖泊,同時以自己大學游歷各地的經歷為例,號召全體學生們“要多出去看看,看多了才能筆下生風”。
他也談到,李白與當時的許多文人一樣,渴望報效朝廷,在朝堂一展身手,為大唐建功立業。在宮里,李白時常即興賦詩,為宮廷歌手填詞助興,舉世無雙的才華打動了唐玄宗,從此進入朝堂的翰林院。而生性浪漫的李白始終向往更廣闊的世界,逐漸被唐玄宗疏遠,最后被賜金放還,李白又開始了他的漫游。
緊接著,尚永亮教授講述了李白離開宮廷后和杜甫至深的交情,兩人雖年齡相差11歲,但在文學上能夠互相欣賞,因此兩人多次同游,并提到了當今很多學者對于李白和杜甫之間的關系的猜測,“他們的關系到底如何呢?”“為何李杜相別之后的日子未看見太多李白懷念的詩作呢?”隨后尚永亮教授提出了對于這段關系的看法——至真至深。只是由于李白心懷天下山水,在分別后一直在結交新的朋友,所以對于這段關系的回憶較少,但并不代表李白和杜甫的友情不深。
最后,尚永亮教授簡短地講述了李白安史之亂之后的經歷,并概括了他一生的成就以及漫游過程中的作品,山水游、俠客游、邊塞游、長安宮廷游、從軍游,這些漫游經歷都給李白的詩詞歌賦提供了大量的靈感,最終鑄就了“詩仙”的誕生。
提問環節,到場聽眾們積極踴躍提問,“李白游歷山河,唐代和日本遣唐使是否有交流,是否想過要去東渡,將自己的詩詞傳播更廣?”“眾多高門第想要招贅李白,是看中了李白的才華還是覺得他會在仕途上有進一步發展呢?”提問角度新穎,尚永亮教授也用自己的所知所見,傾情相授,解答了同學和老師們的提問。
文/胡珊珊 圖/劉東芝 審/魏桃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