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7日晚,第五期金嶺讀書會“悅讀經典”系列活動在我校金盆嶺校區9教217教室順利舉辦。本期讀書會活動以“擴展的視界:社交媒體的發展和趨勢”為主題,探討了社交媒體背后的社會經濟結構。我院青年教師陳一點博士、趙華健博士,以及24級新聞與傳播專業的部分研究生同學參與了此次讀書會活動。
活動初始,主持人王琳同學首先對于本期閱讀書籍《連接:社交媒體批評史》(The Culture of Connectivity,2013)進行了簡要的介紹。這本書由荷蘭學者何塞·范·迪克所著,是首部關于社交媒體批判史的專著,展示了對社交媒體、社會關系和盈利機制三者微妙關系的獨到發現與見解。
閱讀匯報環節,劉杰昊同學詳細了分析了本書各個章節的主要內容與重要觀點,分享了“社交性、創造力和知識的融合,是線下根植于新自由主義理想的市場化和去管制化趨勢的延續”觀點;劉思懿同學更為具體地介紹了“圍墻花園”之困及其背后的爭論;劉芷萱同學重點介紹了作者何塞·范·迪克的學術觀點,并分析了本書在理論上、新聞傳播實踐上、社交媒體與新聞傳播關系上以及研究方法上的影響與啟示。
活動最后,陳一點老師和趙華健老師分別就本期讀書分享會進行了細致點評。陳一點老師指出,讀書匯報應該注重從自身認為有意義的點展開,而不應局限于書本每章的中心思想等理論性內容,可以學會從實際生活與社交媒體中的案例展開挖掘,增強匯報的趣味性;趙華健老師表示,這本書形成了一個清晰的論文寫作框架,對于研究生論文寫作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他還建議,在今后的閱讀、思考及匯報過程中,同學們可以通過融入故事、案例分析來探究書中理論是否有漏洞,繼續推動理論的完善。
本期金嶺讀書會深化了研究生同學們對于社交媒體背后所隱含的技術文化元素的認識。通過閱讀分享與討論,同學們從所有權、治理和商業模式三個維度明確了構成社交媒體的社會經濟結構,搭建起了分析社交媒體平臺的思維框架,并進一步展開對于用戶角色與行為的反思。
圖/劉芷萱 文/喬楚涵 審/戴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