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4日上午8點,中南大學易彬教授做客長沙理工大學第十八屆研究生博力學術論壇文新學院分論壇,在金盆嶺校區7教306為大家帶來一場以“中國現代文學文獻學的理論與實踐”為主題的講座。文新學院黨委委員鄭劭榮老師擔任講座主持人,他對易彬教授的到來表示誠摯歡迎,并對學院未來學術講座的開展提出了展望。
講座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文獻學的概念厘定與歷史梳理,旨在明確研究對象的由來與內涵;第二部分著眼于文獻載體、版本與類型;第三部分則聚焦于文獻整理的方法,兼容理論與應用。
從“現代文學文獻學的整體構想”引入,易彬以老舍《四世同堂》為例,開門見山地點出文獻研究的重要性。在講述中國現代文學文獻的形跡、載體與新動態的過程中,易彬結合自身親歷,探討了中國現當代諸多作家的手稿在當今社會所引起的廣泛關注。
隨后,易彬重點以《駱駝祥子》為例,講解現代文學名著中的版本問題。通過介紹版本譜系、修改情況及比較,引領學生直觀感受作品版本演變的豐富內涵,論證“修改所造成的異本其實不只是版本學意義上的異本,更是文學意義上的異本”這一觀點。以金宏宇教授在版本學領域的開拓與貢獻為例,易彬提出,“做好學術研究最難能可貴的是堅守”,鼓勵大家在學習過程中要勇于堅持。
同學們對本次講座反響熱烈,參加講座的研一學生李佳說:“這次講座激發了我對文獻學相關知識的興趣,并很大程度拓寬了我的研究視野。”
(文/邵慧琳、熊自悅 圖/何海瑤 審/劉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