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會師生認真聆聽分享)
為強化教師科研經驗,儲備科研課題,促進研究生學術能力發展,長沙理工大學文學與新聞學系中國語言文學專業于12月21日在金盆嶺校區2教101教室舉辦了青年博士論壇暨研究生學術沙龍活動。同時,易彬、于啟宏、黃瑩等老師也來到活動現場。
(王雨佳老師分享學術觀點)
活動分為兩部分進行,教師主講與研究生主講。王雨佳博士擔任此次活動的教師主講,王老師就“魯迅研究的方法、路徑以及可能”這一主題進行分享。他講述了關于現代文學研究范式的幾種基本類型,并以王彬彬教授魯迅研究的四篇文章為代表評述魯迅研究的方法路徑以及可能。在分享中他提出:魯迅研究已走過了一個世紀的時間,關于魯迅的研究著作、論文、史料等早已超過了魯迅全集的數倍之多,現在再去研究魯迅需要的不僅僅是對魯迅作品的研讀,還有對當時環境以及魯迅的人際關系進行細致的分析。分享結束后,評委老師們在分享的基礎上對當代研究生研究方法給出了建議,他們認為在做學術研究時從史時出發去做研究,在“求真”的基礎上對研究對象進行細致的研究。
(劉恒同學分享學術觀點)
研究生主講是現當代文學研二學生劉恒,他圍繞“汪曾祺小說中的民間生活品格”這一主題,結合汪曾祺創作實踐,論述汪曾祺“回到現實主義,回到民族傳統”的主題要求是通過對民間生活的表現來實現的,且獨特之處在于,民間生活自身成為隱含主體,在敘述中個性化為造成小說“氛圍”的風俗民情、人事遭際。在分享中,劉恒認為可以將“回到現實主義,回到民族傳統”看作汪曾祺對當代作家應如何塑造民間生活品格這一問題的回答。隨后,參會老師與同學們對分享的觀點進行熱烈討論,各抒己見。
(黃瑩老師對學術觀點進行討論點評)
與會同學表示,此次青年博士論壇暨研究生學術沙龍活動不僅幫助文學學子擴寬學術視野、豐富專業知識,也在無形中給同學們提供了研究新思路,收獲頗多。
(與會師生合影)
最后,歷時兩個多小時的學術沙龍在熱烈的掌聲中結束。(圖文:皮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