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11月21日上午九點半,美國猶他大學終身教授、美國布朗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南開大學特聘講座教授、四川大學客座教授吳伏生教授受長沙理工大學邀請,通過騰訊會議進行了以“中英傳統詩歌中的宮體怨情詩”為主題的線上學術講座。講座由文新系鄭劭榮教授主持,來自文新系各級研究生、本科生、部分老師以及校外人士,共計近110余人參與會議。
吳伏生教授以中英傳統詩歌中的宮體怨情詩:蕭綱《倡婦怨情十二韻》與Thomas Wyatt的The Long Love that in My Thought Doth Harbour兩首詩歌為切入點開始此次講座。他將詩歌文本作為線索揭示中英傳統詩歌中的宮體怨情詩的詩歌意義、詩學特征,并指出其實詩歌背后呈現的是中英兩種文化差異。
隨后,吳伏生教授以中英宮體怨情詩的具體篇目為例對中英宮體怨情詩進行分析和比較。他首先指出兩者表現的主題相同:情愛關系中一方因被遺棄和拒絕而產生的怨情,接著分析了中英宮體怨情詩在怨者身份、怨情旨意以及藝術表現上的差異。最后,吳伏生教授總結說中英宮體怨情詩的上述特點揭示了中英宮廷文化與政治的某些不同方面。前者建立在君臣夫婦的基礎之上,使得詩中的女性怨者惟有自悲自憐;后者則以宗教與世俗文化為背景,令詩中的男性怨者具有更多自我表現的空間與選擇。
在答疑解惑環節,老師同學們積極提問,吳伏生教授耐心地回答老師同學們的疑問。他認為比較文學能為我們提供一種新的學術研究視角,而進行學術研究應該找到一個自己感興趣的點。吳伏生教授這樣一場跨時區跨國家的線上學術講座讓同學們不僅獲得了知識的積累,更重要的是分享給大家一種做學術的經驗:學術研究最好是能從興趣出發,并對興趣點進行專注而嚴謹的研究分析。吳伏生教授深厚的文學底蘊和洋溢的個人魅力都令在場師生受益匪淺。(文:顏震文;圖:顏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