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我院漢語言文學和新聞學國家一流專業建設和一流課程建設協調發展,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教高〔2019] 8號)精神,為我院國家級、省級一流課程的申報及國家一流專業驗收做好充分準備,特制定本方案。
一、培育范圍
(一)一流課程
線上課程為1-2門,線下課程為1-2門,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為1-2門,虛擬仿真類課程為1門,社會實踐類課程為1門(不含已認定為校級、省級的一流本科課程)。
(二)規劃教材
理論課程2-3門,實踐類(含創新創業類)課程1-2門。
二、培育要求
(一)一流課程
1、推薦課程須為納入人才培養方案、設置學分且須于2022年6月30日前至少經過兩個學期或兩個教學周期的建設和完善,取得實質性改革成效,在同類課程中具有鮮明特色、良好的教學效果,并承諾入選后將持續改進的本科課程。
2、課程負責人須為我院在職教師,申報線下一流課程的老師,原則上應具有副高及以上職稱。課程主講教師只能參與申報1門課程。
3、團隊主要成員一般為近5年內講授該課程教師,師德師風好,教學能力強,積極投入教學改革。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課程,必要的技術支持人員可作為團隊主要成員。課程團隊主要成員只能參與申報1門課程。
(二)規劃教材
1.申報人限本院在職教師,申報教材主編原則上應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職稱。
2.已立項為省級金課、新專業、創新創業課程等建設的配套教材,同等條件下予以優先考慮。
3.已有在建校級規劃教材項目的負責人可以再次申請,但修訂內容不得少于20%。
三、培育程序
1、系里推薦。11月6日之前,各系根據本系一流課程的建設情況,推薦院級一流培育課程和規劃教材。推薦匯總表(附件3)紙質檔一式一份,交至文科樓B502室(教務辦),電子檔提交至郵箱[email protected]。
2、學院擇優遴選。11月10日之前,學院對各系推薦的一流培育課程和規劃教材進行擇優遴選。學院成立一流課程和規劃教材申報培育專家組。專家組對照國家一流課程評審標準體系(附件4)和相關規劃教材標準,從中擇優遴選。
3、遴選課程和規劃教材培育。學院將邀請一流課程和規劃教材方面的專家,對遴選出來的課程和規劃教材,進行逐一“診斷”,并給出提升改進建議,課程負責人和規劃教材申報負責人按照專家修改意見完善培育方案,為申報省級、國家級一流課程和規劃教材做好充分準備。
四、培育選拔條件
(一)一流課程
課程在同類課程中具有鮮明特色、良好的教學效果,符合相關類型課程基本形態和特殊要求的同時,在以下多個方面具備實質性創新,有較大的借鑒和推廣價值。
1.教學理念先進。堅持立德樹人,體現以學生發展為中心,致力于開啟學生內在潛力和學習動力,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2.課程教學團隊教學成果顯著。課程團隊教學改革意識強烈、理念先進,人員結構及任務分工合理。主講教師具備良好的師德師風,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較高學術造詣,積極投身教學改革,教學能力強,能夠運用新技術提高教學效率、提升教學質量。
3.課程目標有效支撐培養目標達成。課程目標符合學校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注重知識、能力、素質培養。
4.課程教學設計科學合理。圍繞目標達成、教學內容、組織實施和多元評價需求進行整體規劃,教學策略、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教學評價等設計合理。
5.課程內容與時俱進。課程內容結構符合學生成長規律,依據學科前沿動態與社會發展需求動態更新知識體系,契合課程目標,教材選用符合教育部和學校教材選用規定,教學資源豐富多樣,體現思想性、科學性與時代性。
6.教學組織與實施突出學生中心地位。根據學生認知規律和接受特點,創新教與學模式,因材施教,促進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資源共享、知識生成,教學反饋及時,教學效果顯著。
7.課程管理與評價科學且可測量。教師備課要求明確,學生學習管理嚴格。針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組織等采用多元化考核評價,過程可回溯,診斷改進積極有效。教學過程材料完整,可借鑒、可監督。
(二)規劃教材
1.申報的教材應有較大教學改革力度,要求具有一定的前期研究成果,特別是能反映課程思政、教學內容、課程體系改革的成果,在內容和體系上有明顯特色。
2.申報與評審程序。申請人填寫《長沙理工大學優秀教材建設申請表》(見附件5),由二位同行專家填寫推薦意見,學院教指委組織審核,并填寫審核意見。
聯系人:李老師,聯系電話:18773171151,E-mail:[email protected]
附件:
1.一流課程相關國家文件
2.一流本科課程申報書
3.一流培育課程推薦匯總表
4.國家一流課程評審標準體系
5.規劃教材申報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