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發生以來,文學與新聞學系高度重視,嚴格按照學校黨委要求和部署推進防控工作,系先后以視頻會議形式召開兩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會議和一次全體教職工大會,部署全系疫情防控和疫情期間開學準備工作。
系里獨自開發了文學與新聞學系疫情防控期間學生綜合管理平臺,運用大數據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日常管理,網上網下投身“戰疫”。該平臺能夠便捷載入,及時更新國家、省級及校院發布的通知,保證每個學生閱讀知曉才能提交,實現了信息精準采集、自動定位、篩選人群、通知到位等多項功能,為“一人一檔”精準防控提供了信息支撐。2月8日開始,增設經典閱讀、健身計劃和就業信息推送功能,學生提交健康信息前需閱讀各類重要通知、就業信息,并報送每天健身和讀書情況。2月11日,還開展學生疫情期間所思所做所盼調研,為學生在開學之前調整身心狀態和作息規律安排合理過渡。
為做好25名湖北籍學生的思想穩定和健康信息摸排工作,系領導帶頭分別聯系湖北籍學生,各位領導分別建立了聯系學生的微信群,每天詢問健康信息。每名湖北學生按照“人盯人”的要求,分別由一名領導、一名輔導員、一名班主任聯系,層層落實,壓實責任。
輔導員劉洋老師身處疫區,克服自身物資不足、父母需要照顧的困難,寫信為湖北籍學生加油鼓勁、疏導情緒。2月17日,劉洋老師開通“戰‘疫’必勝,防控有我”直播,累計有20多萬師生的瀏覽量,收效甚好。
開學后,各位老師積極投身在線教學,真正做到“教師不停教、學生不停學、教學質量不降低”。孫亭玉老師本來今年三月份就要退休,但他并沒有放松對自己的要求,一段時間以來,他虛心向多位老師學習在線教學技能,積極摸索各教學軟件在實踐過程中的優劣,除了利用學校網教平臺教學,還積極開展網絡直播教學。于啟宏老師于去年5月份骨折受傷,至今仍未痊愈,但他還是本著自己的職業精神,堅持以QQ群語音加屏幕共享的方式給學生講授“中國現代文學批評方法”,教學效果良好。趙繼光老師在新聞系屬于“老”同志,但在對先進教學手段的追求熱情上,絲毫不遜于年輕老師,他積極摸索多種在線視頻平臺,給學生講授“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 華德柱老師主持的“《紅樓夢》導讀”和“大學應用語文”均獲得了我校在線課程建設立項,一周以來,他充分發揮之前在線教學的經驗,為本學期開設的“中國國代文學(四)”量身打造教學平臺、設計多種教學手段。一方面充分利用學校提供的網絡資源給學生學習提供參考,另方面則非常重視在動態的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他通過利用“學習通”,把師生互動的教學理念運用得淋漓盡致。黃宇老師則利用此次在線教學的機會,進一步完善校級金課“中國現代文學”混合式教學的設計,她積極拓展課堂教學空間,第一次授課前后,她發了13種參考文獻給同學,設計了多個思考問題,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十分活躍。(文:伍接朝,審:伍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