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長沙理工大學第十九屆研究生博力學術論壇“湖湘新聞傳播論壇”專題論壇成功舉辦。本次論壇由湖南省新聞傳播學會主辦,長沙理工大學研究生院、長沙理工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承辦,會議圍繞“中國式現代化與新聞傳播教育及中國式現代化與文化創新”會議主題,湖南21所高校分享研究成果,碰撞學術觀點,共謀湖南新聞傳播教育的深刻轉型和內涵發展,共商湖南省新聞傳播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之路。
在主題演講的上半場,湖南大學岳麓學者、特聘教授雷躍捷以《致知篤行—做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踐行者》為題,探討馬新觀教育教學研究狀況。他介紹了當前我國開展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教學及研究的專門機構、開展的研討活動、相關國家基金立項、重要課程思政項目、2022年馬新觀研究熱點,統計了四大名刊馬新觀專欄文章主題,向會員簡單了湖南大學馬克思主義新聞研究中心。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周葆華教授結合當今人工智能研究熱點,以《生成式AI:傳播學問題與方法》為題,詳細描述了生成式AI的興起,闡述了生成式AI存在的風險生成以及有效應對措施。同時認為生成式AI作為傳播學研究重要方法提供了新思徑,為文本內容的編碼、方法體系的重塑等提供新的研究指導。

湖南省新聞傳播學會會長、湖南大學岳麓學者彭祝斌教授以《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新聞傳播人才培養》為題,從新聞傳播人才培養要“面向中國大地、面向人類命運共同體、面向數字文化”等三個面向,“傳播能力、治理能力、領軍能力”等三個目標指向,“知識體系,實踐體系、思政體系”等三個實施路徑探討了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新聞傳播人才培養要求。
湖南省新聞傳播學常務理事、副會長、長沙理工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劉建新教授,針對傳媒教育的現狀,以《“內卷”和“板結”:傳媒教育亟待再出發》為題總結傳媒教育的現狀與問題,提出了傳媒教育再出發的三個路徑,一是人才培養層次的“再分”,二是新聞傳播學科根基的“再固”,三是傳媒教師學術的“再生”,新聞傳播學科專業改革要做到“化存量、擴增量、提質量”。
在主題演講的下半場,湖南省新聞傳播學會常務理事、副會長、中南大學人文學院院長范明獻教授以《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背景下新聞與傳播專碩跨學科培養模式探索》為題,指出當前新聞與傳播專碩人才培養面臨的兩大主要挑戰:一是融媒體技術下新型新聞傳播人才的需求脫節,二是媒介社會下特定社會領域新聞傳播高層次人才需求未能得到有效響應,提出了新聞與傳播專碩人才培養要增強自主發展與主體性,增強問題意識與實踐觀照,加強新文科建設的三條措施。
湘潭大學期刊社社長、文學與新聞學院王潔群教授以《智媒時代的專業新聞工作》為題,談到人工智能重構新聞信息生產與傳播構成的新形態媒體,強調當前新聞工作者應堅守新聞“要對真實負責;忠于公民;用核實進行約束、獨立于報道對象、成為獨立的權力監督者;新聞媒體成為公眾評論和妥協的論壇和廣場;讓重大事件變得有趣并且與受眾息息相關;使新聞全面均衡;有責任按良心行事;公民對新聞也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等十大基本原則,充分利用智能技術優化新聞工作,謹防技術語境中人的失誤。
湖南省新聞傳播學會常務理事、副會長、衡陽師范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彭軍輝教授以《關于“新聞評論”的時代化的思考》為題,就“新聞評論的概念重構,新聞評論的建構知識功能、新聞評論時代化的實踐方法”作發精彩發言。
湖南省新聞傳播學會常務理事、副會長、吉首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黨委書記彭廣林以《新時代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重在解決三個問題》為題,提出要從解決政治自覺、理論自信、學以致用方面加強新時代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

主題演講結束后,還舉行了主題論壇。論壇分為“中國式現代化與新聞傳播教育”和“中國式現代化與文化傳播創新”兩個部分。分別就新聞傳播教育存在的焦點問題與文化傳播發展趨勢、傳播創新路徑等進行了研討。
在湖南工業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院長王麗萍教授主持的“中國式現代化與新聞傳播教育”主題論壇部分,中南大學人文學院黨委書記羅軍飛、湖南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李琦、湖南工業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陽海洪、懷化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姚勁松、湖南財政經濟學院人文與藝術學院院長林鐵、中南大學人文學院系主任易龍、湖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張順軍教授、長沙理工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博士葉昭源、長沙學院馬欄山新媒體學院朱珊老師分別就紅色文化教育與傳播、培養新時代卓越新聞傳播人才、中國式現代化卓越新聞傳播的人才培養、培養實戰應用型新媒體人才的教學創新實踐、財經院校對網絡與新媒體人才培養的實踐創新、大模型時代新聞傳播人才的培養、新聞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城市品牌價值評估、《新聞寫作》課程建設初探等主題進行了交流討論。
在湖南工商大學數字傳媒與人文學院院長康化夷教授主持的“中國式現代化與文化傳播創新”主題論壇部分,湖南科技學院傳媒學院院長龍運榮、湖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袁星潔、湖南理工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羅洪程教授、衡陽師范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趙立敏教授、長沙理工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吳夢園博士分別以湖湘文化的對外傳播、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維度、產教融合賦能健康傳播、東西方對話哲學的理路與反思、數字在場與情感動員等熱點展開學術交流。
湖南省各高校新聞傳播學院研究生學子袁暢、魏佳慧、劉家怡、趙宇西、朱鑫潔、王思雨、汪恩勃、毛婧雅、吳昕菁等以網絡輿論中情感治理策略、新時代高校新聞輿論工作、杭州亞運會中的亞文化傳播、共情傳播、高校危機傳播管理、媒介化社會信息風險防治、網絡暴力、主流媒體傳播創新、符號創意傳播等問題匯報自己的研究心得。
閉幕式會上,湖南省新聞傳播學會理事、湖南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王海剛教授、湖南省新聞傳播學會常務理事、副會長、衡陽師范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彭軍輝教授分別對兩個主題論壇作了精彩點評,認為學術發言選題新穎、研究深刻,內容豐富,講述精彩,達到了學術交流的目的。

本次論壇,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湘潭大學、長沙理工大學、湖南科技大學、湖南工商大學、湖南工業大學、吉首大學、湖南理工學院、衡陽師范學院、長沙學院、懷化學院、湖南科技學院、湖南第一師范學院、湖南財政經濟學院、湖南城市學院、邵陽學院、湖南人文科技學院、湘南學院、湖南女子學院等21所高校老師及研究生200余人參加。
(文/劉家怡 王思雨 唐迎家 黃怡婷 圖/柯婧 唐迎家 黃怡婷 審/劉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