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9日晚,我院在9教318教室舉辦了以“性別之鏡,映照自我——《第二性》與‘她’世界”為主題的第四期“悅讀經典”金嶺讀書會。中文班李亞璇主持,陳怡含老師進行點評,中文班龍淑貞、李翠婷、劉梅玲、劉杰四名同學分享,學院副院長戴鈺、中文專業系主任侯承相,以及中文班研究生參加此次讀書分享會。
活動伊始,龍淑貞同學首先分析了書中“他者”理論的概念、產生與繼承發展,再與《素食者》當中的“他者”思想進行對比分析,強調了女性打破“他者”標簽,成就真正自我的重要性。李翠婷同學主要針對書中的“女性氣質”進行了行詳細的分析,明確了“女性氣質”兼具依賴與獨立的豐富內涵。
接著,劉梅玲同學指明絕對的他異與主體性認同的遺失是女性“第二性”最主要的困境,應該依靠自由意識取得全體女性的集體解放來贏得自身的存在超越性。劉杰同學細致分析了作者波伏瓦對女性自我認同感形成的推演過程,再分享了從自身男性視角下,如今女性主義已取得極大發展的觀點。
在點評環節中,陳怡含老師指出四位同學的分享都讓大家對女性“第二性”的觀點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但更應具有像研讀學術論文般的邏輯嚴密性。如龍淑貞同學缺少了對《素食者》中“他者”理論的獨特性的挖掘;李翠婷同學的觀點之間缺少聯系與邏輯關系,還可以拓展性別“間性”(“第三性”)的相關內容;劉梅玲同學的分享邏輯比較周密,但“絕對”一詞的使用需更加謹慎;劉杰同學的目錄章節之間的聯系需加強,文檔格式制作還需更加嚴謹。
活動最后,戴鈺發言表示,此次分享的書籍很有代表性,《第二性》在當今社會,波伏娃的思想依然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指引著女性不斷探索自身的價值與可能性。經典閱讀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密切關聯,希望研究生讀書分享會的形式更加創新,打破思維邊界,開展跨學科的對話,增強閱讀的參與感。中文班的幾名同學也都感悟到,本次讀書分享會讓同學們以更加理性、全面的眼光看待現實中、網絡中的性別問題。
圖/朱川湘 文/張夢佳 審/戴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