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長沙理工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赴益陽“三下鄉”實踐團在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周云鵬的帶領下,走進世界木文化博物館——天意木國,賞根雕藝術,品紅色文化。
走訪開始前,實踐團事先查閱了益陽天意木國景區紅軍長征根雕文化館相關資料及木雕展品背后的故事。天意木國景區位于益陽高新區魚形湖畔,是一個以木文化為主題,集旅游、文化、藝術、研學等為一體的特色旅游景區。景區展館面積達5.2萬平方米,展示萬余件以金絲楠、黃花梨、陰沉木等名貴木種創作而成的作品,講述中華上下五千年故事,助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參觀過程中,嘆為觀止的上乘藝術品讓實踐團成員連連驚嘆。據文化館的領導介紹,這個文化館是經過了整三年的時間,工人們加班加點的精心雕刻才有了今天這些雄偉的造型,讓所有參觀的市民都有非常震撼的情感。
其中的一件以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為主題的大型根雕作品引起了成員們的注意。它用600多噸千年樟木樹根雕刻而成,這件作品共展示了遵義會議、四渡赤水、強渡大渡河等13個長征場景和808位人物的光輝形象。團隊負責人劉虹卓激動地說:“這些作品蘊含了紅軍長征的偉大精神,教育著后人飲水思源,非常有助于我們深刻了解益陽市的紅色文化。同時,我們都不會忘記這次的調研經歷,也將永遠牢記先輩的豐功偉績!”
益陽是一片紅色熱土,一直以來,益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紅色資源開發,高標準開發青年毛澤東游學社會調查精品紅色旅游線路,建設了一大批紅色文旅產業項目,努力打造全省紅色文化旅游高地。(文/蔣歐陽 劉虹卓 圖/ 李希 夏哲,審:劉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