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圍繞“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工會黨支部持續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把推動工會重點工作與解決實際問題緊密結合起來,推進“我為職工辦實事”,切實解決職工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提升職工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將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工作動力和成效。
一、全面落實教代會職權,推進學校民主政治建設
1.在廣泛征求教職工意見建議的基礎上,征集教代會提案137件,超過過了歷年提案件數的2倍以上,工會對每一份提案進行了認真分析,召開了答復單位協調會,確定合并立案32件,單獨立案13件,轉為建議件36件、答復件56件。明確了凡有條件解決的提案,要及時落實;因條件所限一時難以解決的提案,要列入計劃、創造條件、逐步落實;確實無法解決的提案,要實事求是地說明理由,向提案人做好釋疑解惑工作。對提案的高度重視保障了廣大教職工參與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權利,充分調動了廣大教職工參與學校管理與發展的積極性。
2.針對職工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展開調研,形成了總結報告。如職工關心的校區功能定位、信息化建設、教學條件改善、子弟小學建設等問題都得到了學校的重視和積極推進。
3.密切聯系職工,聽取和反映職工的意見和要求,就福利物資采購進行了廣泛的民意調查,共收回有效問卷1059份,參與調查的教職工中有87.3%傾向于發放提貨券,工會認真解讀了上級文件和相關規定,在條件允許的范圍內滿足了教職工的意愿,得到教職工的高度認可。

二、強化福利管理工作,筑牢民心工程
為進一步體現學校對教職工的人文關懷,切實做好教職工福利工作,對《長沙理工大學工會經費收支管理辦法》中關于節日慰問品發放的部分做了補充規定:當年1-6月退休的會員享受上半年的節日慰問品福利,7-12月退休的會員享受全年節日慰問品福利;當年1-6月新入會會員享受全年節日慰問品福利,7-12月新入會會員享受下半年節日慰問品福利。2021年6月,為1-6月份退休的31名職工發放提貨券(700元/人,合計21700元);為1-6月份新進職工以提貨券的方式補發元旦、春節慰問品(600元/人,合計22500元)。節日慰問品發放的補充規定充分考慮了退休職工和新進職工的利益,提升了職工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三、多措并舉為教職工健康保駕護航
1.在教職工常規體檢中,加強對惡性腫瘤的篩查力度,增強體檢后的健康管理服務。從2021年開始,在教職工體檢中增加甲狀腺彩超項目。
2.關愛女教職工健康,為每位女教職工購買了“特殊疾病保險”。
3.為每位教職工購買補充醫療保險,2021年將補充醫保的投保額度從300元/人提高到400元/人,門檻費從450元降低到了380元,報銷比例由90%提高到92%,最高賠付金額從35000元提高到了36000元。截止到2021年6月21日,發放專項福利費(住院、親屬及教職工去世)共計147人(次),共計73500元;協助人壽保險公司為103人(次)賠付補充醫療保險金額232641.87元。
4.為了普及心血管病防治知識,更好地服務全校教職工,5月11日下午,校工會在云塘校區圖書館大報告廳特舉辦了心血管病防治常見知識講座。講座由中南大學湘雅二院心內科主任醫師、教授趙延恕主講。整場講座圖文并茂,深入淺出,現場秩序井然。據統計,除現場觀眾外,另有400余名教職工在線同步收看了講座的網絡直播。

四、開展形式多樣的關愛職工活動
1.為豐富廣大女職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藝術修養,5月25日,校工會聯合交通學院舉辦了“感恩五月,獻愛母親”插花藝術講座。
2.校工會女職工業余學校推出家庭幸福力提升系列課程,旨在幫助教職工們提升家庭幸福感,給愉快工作、幸福生活創造有利的條件。6月8日,《如何讓孩子學好英語》主題課程帥先推出。
3.組織參與湖南省總工會“湘約”2021年度單身職工系列主題交友活動,共有40人通過審核報名成功。

五、支持協會工作,開展豐富多彩的群體性活動
我校教職工各類文體協會13個,擁有會員1100余名,校工會采取分類指導、重點支持和考核獎勵相結合的舉措,積極鼓勵協會自主開展活動,在豐富教職工業余文化生活,涵養教職工高尚情趣、營造積極向上的職工文化氛圍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充分滿足了教職工工作之余學習特長、素質拓展、健身鍛煉、文娛活動、溝通交流的需求,收到良好效果。朗誦協會“百名教師講述百個黨史故事”活動掀黨史學習熱潮,聲樂協會“唱紅歌,頌黨恩”活動用歌聲向祖國致敬。


六、開展全民健身,投入場地建設
2021年2月,云塘校區乒羽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場館面積近3000平方米,共有羽毛球場地16片,乒乓球場地28片;4月份,增設了一間舞蹈室,面積約160㎡;提質改造舞蹈、瑜伽室各一間:預開通了網絡,加裝了空調、音箱、電視機等設備,添置了衣柜、鞋柜、凳子等家具,作為女職工活動場所,總面積約170㎡。
校工會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確保黨史學習教育與解決實際問題深度結合,努力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見實效,不斷增強自身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強化公仆意識和為民情懷,立足眼前,著眼長遠,履行服務職能,切實為教職工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充分發揮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與紐帶作用,讓教職工真正感受到工會是“職工之家”、工會干部是最可信賴的知心人、貼心人、“娘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