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A级毛片在线播放不收费,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最近最好的2019中文,最好看免费观看高清电影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教代會與工代會>>會議資料>>正文
長沙理工大學第四屆四次教職工暨工會會員代表大會材料
2019年05月02日 15:05


長沙理工大學第四屆四次教職工暨工會會員代表大會預備會議議程安排表

時 間

會議議程

主持人

出席人

地 點

備 注

1 月 18 日

(星期五)

14:30-15:10

預備會議

1.校工會常務副主席曹瑛作大會籌備工作報告

2.通過大會主要議程

3.通過代表團團長、副團長建議名單

4.通過大會主席團成員、秘書長建議名單

鄒宏如

正式代表

云塘校區圖書館報告廳

會前,主持人核實出席大會的代表人數(與會代表超過代表總數三分之二, 方可宣布開會)。

15:20-17:30

主席團第一次會議

1.通過大會執行主席分組建議名單

2.通過列席代表、特邀代表名單

3.討論提案立案事宜

付宏淵

主席團成員秘書長

提案組成員

一辦公樓六會議室

長沙理工大學第四屆四次教職工暨工會會員代表大會議程安排表

時 間

會議議程

主持人

出席人

地 點

備 注

1 月 19 日

(星期六)

9:00-10:00

1.校長曹一家作行政工作報告

2.副校長談傳生作學校財務工作報告

鄒宏如

正式代表列席代表特邀代表

云塘校區圖書館報告廳

會前,主持人核實出席大會的代表人數(與會代表超過代表總數三分之二,方可宣布開會)。

10:15-12:00

代表團分團討論

1.討論行政工作報告

2.討論工會工作報告

各代表團團長

正式代表列席代表

各代表團討論地點

各代表團團長負責做好討論記錄及向主席團匯報的準備。列席代表參加討論見《列席代表參加討論安排表》。

13:30-16:00

代表團繼續分團討論

14:30-16:00

主席團第二次會議

1.聽取各代表團討論的情況

2.審定大會決議

3.確定提案立案事宜

曹一家

主席團成員秘書長

黨政辦負責人

一辦公樓三會議室

16:10-17:30

1.提案工作小組組長周艷紅作提案工作報告

2.通過行政工作報告決議

3.通過工會工作報告決議

4.校黨委書記付宏淵作大會總結

曹一家

正式代表列席代表

云塘校區圖書館報告廳

會前,主持人核實出席大會的代表人數(與會代表超過代表總數三分之二,方可宣布開會)。

第四屆四次教職工暨工會會員代表大會正式代表名單

(代表團11個,正式代表共211人)

第一代表團(共20人)

團 長:胡慶國 副團長:杜榮華

討論地點:交通學院會議室(工科二號樓B-413)

組成單位:交通學院分工會(12人) 汽機學院分工會(4人)機關分工會(4人)

代 表:曹一家 鄭健龍 胡慶國 查旭東 黃中祥 秦仁杰唐平英 劉偉軍 馮新軍 柳伍生 張 銳 梁 波劉玉蘭 杜榮華 靳攀科 毛 聰 何志勇 曹 瑛陳克猛 李 偉

第二代表團(共19人)

團 長:李傳習 副團長:盧 毅

討論地點:土木學院會議室(工科二號樓A-407)

組成單位:土木學院分工會(11人) 建筑學院分工會(1人)

機關分工會(7人)

代 表:葉 澤 張建仁 李傳習 肖勇剛 王桂堯 顏東煌劉 建 歐 麗 張 軍 肖 丹 王 勇 嚴 鈞盧 毅 劉朝暉 艾楚君 陳若玲 徐學軍 孔凡志譚秋民

第三代表團(共19人)

團 長:符慧林 副團長:管德清

討論地點:電氣學院會議室(工科一號樓B-505)

組成單位:電氣學院分工會(9人) 投資公司分工會(7人)機關分工會(3人)

代 表:楊偉軍 曾祥君 符慧林 丁 丹 周任軍 陳立福李澤文 葉 青 周力行 吳義虎 唐忠旺 魏建國李金寶 周 密 李小牧 黃文靜 管德清 鄧治文朱 軍

第四代表團(共19人)

團 長:易顯飛 副團長:段勝峰

討論地點:馬克思主義學院會議室(文科樓B區601)

組成單位:外語學院分工會(9人) 馬克思學院分工會(6人)機關分工會(4人)

代 表:付宏淵 段勝峰 柳曉輝 方 艷 鄧躍平 馮 春

楊祚會 易 平 羅春霞 曾成棟 易顯飛 張承安

劉保國 賴某深 劉解龍 平偉軍 鄒興平 袁劍波 高 捷

第五代表團(共19人)

團 長:程云輝 副團長:陳壽祺

討論地點:化學學院會議室(工科三號樓B-318)

組成單位:化學學院分工會(9人) 圖書館分工會(5人)機關分工會(5人)

代 表:鄒宏如 程云輝 楊榮華 朱志平 張躍飛 劉春華 蔣雪薇

陳啟杰 張雄飛 劉永樂 陳壽祺 葉 浩 劉建立 劉洪

曾紅春 陳 赟 黃永華 劉志強 吳啟茂

第六代表團(共20人)

團 長:王 宏 副團長:章羅庚

討論地點:經管學院會議室(文科樓C-502)

組成單位:經管學院分工會(14人) 體育學院分工會(5人)機關分工會(1人)

代 表:黃立宏 文先明 王 宏 陳銀娥 涂道勇 謝朝華

王 治

劉明棟

劉祚祥

李 烽

楊學華

柳宇燕

唐文彬

黎建新

黎月娥

章羅庚

鐘 武

涂偉仕

樊海珍

趙永紅

第七代表團(共19人)

團 長:甘 為 副團長:孔偉紅

討論地點:計通學院會議室(理科樓B-103)

組成單位:計通學院分工會(9人) 文法學院分工會(7人)機關分工會(3人)

代 表 : 劉 揚 方 瓊 甘 為 李 峰 李 平 王 威周書仁 李 驥 陳 曦 龍鵬飛 鄧澤林 孔偉紅魏桃初 周云鵬 顏建華 何 凌 黃琳達 王 磊張 奎

第八代表團(共19人)

團 長:唐立軍 副團長:何純芳

討論地點:物電學院會議室(理科樓C-522)

組成單位:物電學院分工會(4人) 材料學院分工會(3人)繼教學院分工會(6人) 機關分工會(6人)

代 表:談傳生 敖 潔 唐立軍 郭 劍 文勇軍 陳曙光楊現鋒 段軍飛 何純芳 顏鮮明 方碧波 彭玉樓

李飛云

劉安生

趙利平

毛光華

第九代表團(共19人)

團 長:陳冬林 副團長:王 健

討論地點:藝術學院會議室(建筑藝術樓C-320)

組成單位:能動學院分工會(8人) 藝術學院分工會(10人)機關分工會(1人)

代 表:蔣昌波 陳冬林 陳 薦 劉小波 盧緒祥 李 微劉代飛 李錄平 江 河 王 健 方 懌 文 華印華江 周 玲 劉麟君 陳書芳 李娟娟 郭 林張 祎

第十代表團(共19人)

團 長:張宏偉 副團長:黃自力

討論地點:數統學院會議室(理科樓A-410)

組成單位:水利學院分工會(7人) 數統學院分工會(6人)城南學院分工會(3人) 機關分工會(3人)

代 表:胡永樂 齊路良 沈小雄 毛建平 韓時琳 李 誠夏 波 常留紅 張宏偉 李應求 謝永欽 姜英軍周偉軍 方麗飛 黃自力 王明彥 任艮豐 陳光明

易貴民

第十一代表團(共19人)

團 長:施一滿 副團長:胡秀英

討論地點:后勤集團會議室(二辦公樓B區301)

組成單位:后勤集團分工會(9人)國際學院直屬工會小組(1人) 離退中心直屬工會小組 機關分工會(9人)

代 表:付嫦娥 施一滿 高順利 劉 婷 李克輝 李 波陳潤志 陳林峰 周建明 曹紅英 胡秀英 談香如侯偉建 莊創奇 田向陽 林 杰 周貴根 王英強劉雪蓮

第四屆四次教職工暨工會會員代表大會

代表團團長、副團長名單

第一代表團

團長:胡慶國

副團長:杜榮華

第二代表團

團長:李傳習

副團長:盧 毅

第三代表團

團長:符慧林

副團長:管德清

第四代表團

團長:易顯飛

副團長:段勝峰

第五代表團

團長:程云輝

副團長:陳壽祺

第六代表團

團長:王 宏

副團長:章羅庚

第七代表團

團長:甘 為

副團長:孔偉紅

第八代表團

團長:唐立軍

副團長:何純芳

第九代表團

團長:陳冬林

副團長:王 健

第十代表團

團長:張宏偉

副團長:黃自力

第十一代表團

團長:施一滿

副團長:胡秀英

第四屆四次教職工暨工會會員代表大會

主席團成員、秘書長名單

一、主席團成員(31名)

付宏淵 曹一家 鄒宏如 楊偉軍 葉 澤 黃立宏 談傳生胡永樂 蔣昌波 劉 揚 付嫦娥 齊路良 方 瓊 曾祥君敖 潔 張建仁 文先明 曹 瑛 胡慶國 李傳習 符慧林易顯飛 程云輝 王 宏 甘 為 唐立軍 陳冬林 張宏偉施一滿 黎建新 譚秋民

二、秘書長(1名)

秘書長:曹 瑛(兼)

第四屆四次教職工暨工會會員代表大會

列席代表和特邀代表名單

(共77人)

一、列席代表(62人)

1.二級機構黨政主要負責人(含教輔及校直屬單位)(33 人)

周艷紅

王靜琦

陳 曦

楊華峰

卿定文

吳迪龍

方文彬

錢國平

張可榮

邱國良

喻玲娜

胡旭躍

王 進

黃創霞

劉其城

張國強

王新生

陳萬球

張 懇

丁 力

陳 瑜

李岳林

巢 蓉

張美紅

許建蘭

蔣加伏

曾令球

劉朝輝

周旭明

趙 華

夏智勇

李志源

孔蔚湘

2.分工會主席(含校工會副主席)(22人)

何忠明

王煜坤

夏向陽

楊雪峰

陳 華

汪功偉

仝青山

任 鵬

陳仁凱

龍 海

潘紅玲

吳振華

謝士成

郝 寧

柳 翼

楊啟松

郭湘洪

趙愛群

李友云

3.省市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7人)

肖伏良 楊洪明 黃周炳 李九蘇 謝麗娟 張敏純 唐 欣

二、特邀代表(15人)

1.院士(2人)王 浩 岳光溪

2.學校部分原黨政領導(6人)

王耀中 柳見成 黎正穩 甘均良 洪源渤 劉建國

3.外聘院長(3人)

陸佳政 付 玲 楊 瑛

4.民主黨派主委(2人)

盛 豐(民進) 湛雪輝(致公)

5.學生會、研究生會主席(2人)李子涵 易洲楠

——在長沙理工大學第四屆四次教職工暨工會會員代表大會上的報告校長 曹一家

(2019年1月19日上午9:00 云塘校區圖書館報告廳)

各位代表,同志們:

現在,我代表學校行政班子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各位代表 審議,并請會議列席代表和特邀代表提出意見。

一、2018年工作回顧

2018年,是具有重要紀念意義的一年。這一年,我們黨召開了全國教育大會,隆重慶祝了改革開放40周年,拉開了將改革進行到底的偉大序幕。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省教育廳和其他省直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學校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立德樹人, 以本為本,落實審核評估整改,大力推進“雙一流”建設,繼續深化內部治理改革,接受省委新一輪巡視,積極改善民生,如期完成了各項工作。

(一)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穩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1.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入。一是認真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及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以本為本, 制定了《振興本科教育實施方案》、修訂了《課堂教學規范》、完

成了《本科教學審核評估整改報告》,強化過程管理,著力提高本科教學質量。二是積極推進“課堂革命”,增建了一批研討式教室,堅決淘汰“水課”、打造“金課”,合理“增負”、杜絕“放水”,

不斷改進本科生課程考核方式與要求;實施“零門檻”轉專業政 策,353名學生成功轉入心儀專業,較上一年度提高了74%。三探索建設一批一流本科專業,制定了《優質本科教育建設實施計

劃》,先期遴選了5個一流本科專業,26個各類型專業進行重點建設。進一步優化專業結構與布局,新增本科專業3個、撤銷5

個、停招3個。四是召開了第四屆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工作大會,

出臺了導師履行立德樹人責任實施細則等一系列制度,全面強化 導師作用;切實加強對研究生培養的過程管理,積極引入外部評 價機制,邀請校外專家論證修訂培養方案,加大對創新項目資助 力度,研究生所獲學術成果較上一年度增長15%。

2.創新創業教育成效顯著。一是持續完善創新創業機制,構

建了課程、講座、訓練、競賽、成果孵化“五位一體”的創新創業教學體系;著力推進“一基地、一協會、一委員”“三一協同”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打造專創融合、產教融合、科教融合三類實踐平臺。成功申報了湖南省科技廳“眾創空間”,獲批湖南省普通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中心4個、湖南省普通高校校企合作創新創業教育基地3個。二是創新工程訓練模式,由院士、“973項目”首席科學家等高水平專家擔任工程文化教育的啟蒙

人,學生可根據個人興趣愛好,不受限制地自主選修個性化的《工 程認知》課程。大力支持大學生開展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全年

立項國家級項目21項、省級項目57項,發表論文21篇,獲發明專利7項。三是全年舉辦校級學科競賽38項,參賽學生1.8萬

余人次;組織學生參加省級及以上學科競賽64項,獲獎426項, 其中國家級獎131項、省部級295項。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電子設計大賽、結構設計競賽等,我校均獲得了一等獎。

3.理想信念教育落到實處。一是融通“兩個課堂”,發揮課

堂主渠道作用,大力開拓“課程思政”,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將理 想信念教育融入專業課程教育之中;圍繞“新時代 新使命 新作為”主題,組織開展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系列教

育實踐活動,堅持用新思想武裝頭腦、武裝校園、引領校園。

二是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成長成才,組建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團隊175支,3878名大學生參與其中,覆蓋了所有學科專業和本、碩、博各個培養層次,學校獲評2018年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全國優秀單位。

三是學生中涌現出“中國好人”“全國優秀大學生”鄒勇松等一大批先進典型,為光明網、新華網等多家權威媒體廣泛 報道。

4.招生就業工作穩步推進。一是實行招生計劃動態分配、專業設置預測預警等機制,擴大大類招生比例,17個專業實行大類招生,強化招生就業績效的杠桿作用,倒逼學科專業改革。

二是實施招生宣傳工作學院分片負責制,新增優質生源基地47個;與湖南教育電視臺合作推出8個專業的專業解碼宣傳片,擴大了學校的影響力。

三是繼續實施“三個百分百”就業、“五個一”就業幫扶工程,畢業生高質量就業率比上年提高4.1%。第三方機構梧桐果發布調查結果顯示,我校成為最受大型國有企業、500強企業歡迎的10強高校。

5.開放辦學水平再獲提升。一是建立校際友好合作關系的境

外高校新增3所。獲公派出國留學經費支持51人,增長了近10%; 在校大學生出國(境)學習與社會實踐113人,增長49%;出臺了《學生出國(境)交流學習資助暫行辦法》,進一步鼓勵學生走

出去。二是來華留學生在校人數283人,達到歷史峰值;與馬來西亞沙巴大學合作共建了我校第3所孔子學院。三是學校成功獲批“絲綢之路”中國政府獎學金項目,成為首批國家漢辦新孔子 學院獎學金項目試點單位。

(二)大力推進創新驅動,不斷提升科技服務能力

1.科研創新穩中有進。一是獲批國家級項目77項,首獲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 大項目;科研進校經費合計17820.31萬元(其中社科1422.65

萬元),同比增長10%以上。二是加大分類評價與引導,設立TOP期刊,發表高水平論文317篇,增幅超過50%;ESI熱點論文4篇、高被引論文28篇,增幅超過20%;專利授權342項,增長50%。完成了查新675項,完成了4期ESI高被引論文數與熱點論文數

檢索報告,為科研提供了更好的服務。三獲2017年度湖南省科技獎12項,其中主持獲得一等獎兩項,獲獎總數位列省屬高校第一。四是完成了校辦期刊管理改革,成立了社科聯,舉辦了“全 國高校文科學報研究會三十周年大會”。

2.學科內涵建設不斷深化。一是制定并實施了《推進“百強”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方案》,出臺了《建設任務分工表》《量化指標分解表》等,通過了13個學科建設實施方案,加快推進一流學科和ESI學科建設。二是加強對學科的優化調整,對部分學院進行學科整合,進一步凝練學科方向,圍繞智能交通、智慧電網、數字洞庭等,積極推動學科交叉融合;通過資源聚集、政策 引導,系統謀劃第五輪學科評估。三是成功獲批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實現了博士點數量翻倍,一級學科博士點數量在省屬高校中的排名從第6位上升到第4位。自主設置5個目錄外二級學科博士點,整合力量,補齊短板,力爭在下一輪學位點增列工作中 取得好成績。

3.平臺建設成果轉化再進一步。一是新增省級以上平臺7個,其中“大數據驅動的能源互聯網”獲國家國際合作基地新突破;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故事傳播研究中心”入選為湖南省專 業特色智庫。二是簽訂專利轉讓合同22項,同比增長57%;專利轉讓合同金額308萬元,同比增長78%;成果轉化進校經費253.7萬,同比增長209%。三是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42項,與企業共建產學研合作平臺、基地11個,成功獲批我省首批高校知識產權中心建設試點培育單位。

(三)著力強化人事管理,不斷增強師資隊伍實力

1.繼續完善人事管理。一是修訂了職稱評審與認定文件,完 善了科研型和教學型的參評條件及量化評價辦法,首次將思想政 治教育專業和實驗技術系列單列設置參評條件及量化評價辦法。

二是重新制定了專業技術人員崗位設置與晉級聘用工作方案,400余人得到晉級聘用。

三是積極落實青年教師導師引領工程,為新引進青年教師配備培養導師、制定培養計劃,兌現科研啟動 費。繼續推進教師國際化、工程(實踐)化,本年度共派出120

名教師出國(境)合作科研、參加國際會議及任教等;選派14名教師完成了工程(實踐)化。

四是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出臺了《教師師德考評辦法(試行)》,評選教學奉獻獎18人,開展了師德師風知識測試,舉辦了“正風鑄魂 立德樹人”師德師風演講比賽,引導廣大教師回歸教書育人本分,潛心為國育英才,感染激勵 廣大教職工形成高尚的師德師風。

2.增強高端人才隊伍實力。一是落實“湖湘學者”人才計劃實施辦法,啟動了校內人才遴選聘用工作。二是積極參加國內外 高層次人才招才引智活動,全年引進博士136人、高層次人才16人。三是青年拔尖人才取得新突破,新增“青年長江”1人、“國家優青”1人、“湖湘青年英才”支持計劃3人、入圍湖南省湖湘高層次人才聚集工程創新人才3人。

3.積極解決人事難點問題。一是在全校范圍內集中開展清理和規范學校人員的聘用和管理,開展人員調查、清理專項工作, 對在編不在崗人員24人進行了分類處理。二全面清理了3000多名教職工工資檔案,核對人事信息10萬余條,規范了工資發放標準和額度。完成了處職干部人事檔案審核工作,規范已退休“中人”養老金計發標準認定工作,對大量基礎數據進行了認證。

解決了部分教職工工資兌現政策、首次崗位聘用時工勤轉聘等 歷史遺留問題。

(四)持續優化辦學條件,不斷加強服務保障

1.人本理念深入落實。一是落實巡視整改,不斷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在兩校區圖書館增加自修座位1552個,為金盆嶺校區圖書館閱覽室及兩校區部分教室加裝空調50臺,增加空調自習座位3000余個。二是完成了金盆嶺校區3800余間學生宿舍熱水入戶工程,更換了1825張床,為6296張床加高了安全護欄,改善學生生活條件。三是落實工資調標,設立出勤績效獎,發放了綜治文明獎,進一步提高教職工待遇;基本完成住宅區“三 供一業”改革;熱情做好檔案服務工作,加快檔案館信息化建設 步伐;積極推進子弟小學辦學體制改革,努力解決教職工子女受教育問題。四是全面梳理管理流程,簡化辦事程序,設立“一站式”師生服務大廳,打通為師生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切實解決 師生辦事難問題。

2.內部管理不斷優化。一是完成了資產清查后的核查工作,追回有賬無物設備3878臺套,進一步加強國有資產管理;全面清理了公有用房,各單位騰退公房4800余平方米,各學院清退閑置公有房屋13000余平方米,清退違規占用校內公有周轉房32套。二是積極開展財務自查自糾,完成了銀行對賬和賬戶清理工作, 各單位對超標和不規范報賬款項進行了整改并退款300余萬元。進一步加強財務管理,出臺了《經費支出審批辦法(暫行)》《資金內部調撥審批辦法(暫行)》等,確保有限財力集中用于教學科研。

三是強化內部審計,全年開展各類審計項目423項,為學校節約資金890萬元。四是支持繼續教育轉型發展,大力開展非學歷教育,不斷夯實辦學基礎,持續提高辦學質量。加快推進城南學院 辦學體制改革,與多家公司開展了合作洽談。五是投資公司新增 合同額6.5億元,完成產值4.9億元,同比增長11%。

3.服務保障能力日益改善。一是完成了金盆嶺校區公共區域76個公共廁所的升級改造,實施了金盆嶺校區路面修復提質、路燈修復和亮化等工程,制訂金盆嶺校區全面提質改造和綜合治理 方案,目前正在廣泛征集師生員工意見。二是強化對餐飲的監督檢查,確保食品衛生安全;快遞運營進一步規范,超市經營全面 改革,維修搶修快速響應,服務育人理念深入人心,更好地服務于師生。三是繼續推進校銀合作項目,加快校園信息化建設;實現了兩校區視頻監控對接,并接入公安部門“天網”,正式啟用了 云塘警務服務中心,健全了“四位一體”的校園安全防范體系, 確保了學校安全穩定。

4.民主監督逐漸增強。一是嚴格按章程推進依法治校,章程實施工作接受了省教育廳專項督導,獲得優秀評價。二是校、院 務兩級公開工作機制不斷完善,公開途徑日益多樣,公開效果日 益明顯,涉及財務預決算、招生就業、本科教學質量等信息及時在學校信息公開網公開,接受師生及社會監督。三是學校重大決策、改革舉措、發展規劃等均通過教代會及各類座談會廣泛征求 意見,確保師生充分參與學校民主管理。上屆教代會提案立案21件,落實滿意率達到100%。

5.發展力量廣泛匯聚。一是組建離退休老同志自助服務小組39個,涵蓋全校離退休教職工2000多人。圍繞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主題,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老年文藝活動,凝聚了老同志參與學校改革發展、發揮余熱的力量。二是探索校友母校共同發展機制,召開了“協同·創新·發展”企業家高峰論壇暨校友企業家聯盟第 一屆會員大會,新成立了5個校友分會,教育基金會捐款金額達566萬元。三是全員助力脫貧攻堅,制定了學校駐點幫扶新寧縣枧桿山村脫貧攻堅規劃,多方積極籌措各類扶貧資金500余萬元,對村中基礎設施進行升級改造;積極推進“以購代捐”消費扶貧,完 成農產品采購金額達150余萬元,為確保2019年底扶貧點如期脫貧奠定了基礎。

各位代表,同志們!過去的一年,是積極進取的一年,是協力奮進的一年,是忙碌充實的一年。所有成績的取得,都離不開上級有關部門的堅強領導與悉心指導,離不開社會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更離不開全校師生的努力拼搏。在此,我代表學校向廣大教職工、離退休老同志以及長期以來支持關心學校發展的各級領導、廣大校友、各民主黨派成員及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立足新時代,黨和國家對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立德樹人,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夯實內涵發展、特色發展基礎,為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是高校義不容辭的責任和擔當。對我們來說就是要“辦優質本科、 建一流學科、創百強大學”,建設國內一流理工科大學,努力培養更多適應新時代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持續提高服務湖南經濟社會發展能力。身處這個偉大的時代,歷史賦予了我們偉大的

使命,我們必須當仁不讓!凝望“百強”,內心不由得涌動著澎湃力量,入選湖南省國內一流大學建設A類高校,省委省政府及家毫書記的殷殷期盼,讓我們信心百倍;駐足沉思,也免不了些許擔憂,一些制約學校發展的難題頑疾需要我們去面對和解決。如: 發展經費嚴重不足,如何進一步提高有效經費的使用效能,如何開源節流。高水平平臺、學科團隊偏少,對頂尖人才吸引力不夠, 如何加強軟環境建設穩定現有人才隊伍,如何讓更多有潛力的年輕人成長并脫穎而出。科研進校經費增速放緩,重大標志性成果偏少,如何采取積極措施盤活現有人力資源,激勵更多教師投身科研,產出有影響力的標志性成果并實現轉化;如何圍繞湖南發展需要,參與其中,深入其中,讓學校真正成為湖南科技創新源頭之一。管理水平難以匹配學校發展需要,如何加強管理人員隊伍建設,改善和提高管理服務水平,更好地服務于“百強”建設等等。

各位代表,同志們!習近平總書記說“偉大夢想不是等得來、 喊得來的,而是拼出來、干出來的?!遍L沙理工大學的事情,從來都只能依靠我們自己!我們“百強”大學夢的實現,需要我們全體理工人頂得住壓力、耐得住寂寞、咬住目標不放松去拼去干! 對空白點一個個去突破,對薄弱點一層層去加強,對閃亮點一道道去鞏固,用純粹、擔當、奉獻去逾越前行道路上的壁壘障礙, 我相信,我們能夠成功,我們也一定會成功!

二、2019年的主要任務

2019年學校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習近平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 針和全國教育大會、全省教育大會精神,牢牢把握社會主義辦學 方向,緊緊圍繞“百強”大學、國內一流理工科大學目標,走內 涵發展、特色發展之路,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著力提升學科 實力,持續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強化內部治理,為湖南經濟 社會發展貢獻更多力量。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增強“四個意識”,踐行“兩個維護”,用黨的創新 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切實抓好巡視反饋問題的整改,進一 步推進黨建引領工程;以擔當精神和執行力為重點,進一步加強 干部培訓工作,深入推進干部“能上能下”,推動全面從嚴治黨 向縱深發展。

切實加強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加強網信工作,進一步 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以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弘揚優良師德師風為重點,統籌安排各項宣傳工作,傳播理工好故事,唱 響理工好聲音,扎實推進全國文明校園創建工作,營造優良校園 文化,凝聚奮進偉力。

2.優化人才培養體系,著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全省教育大會精神,堅持以本為 本,對照一流大學標準,全面加強和優化本科課程建設,建立綜 合發展課程體系,優化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提高專業核心課程教 授授課比例,加大對本科教育的投入,籌措資金更換一批老舊實

驗教學設備;大力推進“新工科”和通識教育建設,培養更多學 科交叉的拔尖創新人才;加強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全面提升學生 綜合素質。

推進研究生分類培養,大力實施研究生學術能力、創新創業 與實踐能力提升計劃,加強擬申報博士學位點建設工作;建立研 究生質量評價機制,著力提高研究生生源和培養質量;與國際知 名大學開展多形式交流合作項目,不斷提升國際化辦學水平。

3.突出內涵發展,全面提升核心競爭力

深入開展學科建設大討論,明確學科方向,凝練學科特色, 補短板、強特色,形成各學科發展思路和具體舉措,營造爭創一 流的良好氛圍;發揮優勢學科帶動作用,進一步推動學科交叉融 合發展;積極完善學科布局,提升學科建設質量,采取有效措施強化“學科高峰”,建設“學科高原”;加強對ESI學科發展的深度分析,研究提出進一步提升ESI學科數量和排位的具體舉措; 積極籌備、加大投入、盡早準備第五輪學科評估以及新一輪學位 點增列工作。

進一步落實“湖湘學者”人才計劃,完善教學院專業技術人員聘期考核,推進高水平師資隊伍建設。優化人力資源管理,加強人才引進與培養;以學科建設為導向,加大高層次人才公開招聘宣傳力度,繼續拓寬海外人才招聘宣傳渠道;依托博士后科研流動站,不斷提升高層次人才和青年教師的引進質量;積極主辦高層次學術論壇等增強學術交流、提升學校知名度、留住吸引人才; 完善人才住房等配套條件,解決人才引進的后顧之憂。探索實施

“未來師資培養計劃”。

4.提升科創服務能力,服務創新驅動發展

大力提高科技創新能力,落實好杜家毫書記布置的5個科研課題;構建人才團隊、科研項目、基金平臺等一體化的重大科研協同模式;出臺重大科研項目和優秀青年的培育實施辦法,穩步推進杰(優)青、湖湘青年英才等人才項目申報立項;積極培育省部級和國家科技項目成果,增加經費投入,提升高水平成果產出能力;實施人文社科提升計劃,增強人文社科競爭力,大力培育標志性成果,加強重點智庫建設;修訂科技成果轉化管理辦法, 將科技成果轉化納入業績考核體系,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5.深化綜合改革,完善內部治理體系

在加強科學管理上下功夫,不斷提升辦學質量和發展水平,完善以章程為核心的規章制度體系建設,推進學校治理體系現代化; 進一步修訂完善獎勵性績效分配辦法,更加突出成果導向,更加突出本科教育的中心地位;優化校院兩級管理模式,進一步增強“學院辦大學”的建設發展動力;精簡、優化行政審批程序,加強管理人員隊伍建設,進一步提高管理的專業化水平,提升管理效能;提高資源籌措與管理能力,修訂創收管理辦法,積極探索教育基金增值保值新途徑;強化機關作風督察,積極開展“敬業奉獻、服務育人”主題教育活動,全面提升機關管理與服務水平。

6.明確校區功能定位,積極改善民生

加快推進金盆嶺校區提質改造工作,優化校區環境,改善辦

學條件;明確校區功能定位,盡快按照新的模式進行兩校區運行; 不斷夯實資源支撐和服務保障,加大校園建設力度,推進落實金盆嶺校區提質改造;轉變工作模式,修訂修繕管理細則,規范修繕服務流程,提高服務效率,提升后勤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進一步改善民生,推進事關師生切身利益的各類工程落地,讓師生更好地共享發展成果。

各位代表,同志們,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之年, 還是我們實現“十三五”目標的沖刺之年,奮斗目標就在眼前, 前進號角響在耳際,讓我們行動起來,在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全面從嚴治黨,全面深化改革,抓住核心任務,團結帶領廣大教職工,齊心協力,奮發有為,發力“雙一流”,謀求高質量發展,力爭早日建成國內一流理工科大學,為“百強”目標的實現奠定堅實基礎。

謝謝大家。

——長沙理工大學第四屆四次教職工暨工會會員代表大會工會工作報告

校黨委副書記兼工會主席鄒宏如

(2019年1月19日)

各位代表、同志們:

我受第四屆工會委員會委托,向大會作工會工作報告,請各 位代表審議。

第一部分:2018年工會工作的回顧與總結

習近平總書記同中華全國總工會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集體談話時強調:“我國工運事業是黨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工會工作是黨治國理政的一項經常性、基礎性工作。”一年來校工會認真學習、領會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中國工會十七大會議精神,在學校黨委的堅強領導下,緊緊圍繞學校中心任務,認真履行工會的各項職能,增強工會工作的凝聚力,加大工會工作改革與創新力度,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學?!稗k優質本科、建一流學科、創百強大學”的戰略目標,凝心聚力,改革創新,團結動員全校教職工為學校全面深化綜合改革,努力建設“百強”大學而不懈努力奮斗。

堅持黨的領導,工會組織和工會工作的政治建設進一步加強。

一年來學校工會認真組織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的重要論述,始終堅持黨的領導,牢牢把握工會工作正確的政治方向。各級工會把團結引導教職工聽黨話、跟黨走作為重要政治責任,加強理論武裝,提升政治站位,層層培訓宣講,深化學習教育。通過研討會、座談會、合唱比賽、講座等形式,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基層一線、進工會干部和廣大教職工頭腦。號召并支持各分工會組織教職員工觀看愛國影片, 并撰寫心得體會。舉辦校工會干部理論學習和業務培訓3次,校工會委員和26個分工會干部300余人次參加了培訓。

弘揚優良師風,師德師風建設進一步彰顯。加強工會教育職

能,以師德建設引領,打造具有影響力的師德師風“五個一”工程。開展師德師風建設調研,召開各類座談會,廣泛聽取師生的心聲,撰寫師德師風調研報告,為學校建設發展獻言獻策;開展師德師風知識測試,發放試卷3000份,2836人參加測試,參考率94.56%,平均成績91.15分;大力宣傳先進典型,推薦黃柏青、藍茵茵兩位老師預選中央電視臺最美教師;以我校教師為原型, 拍攝“新時代教師風采”公益廣告影視作品并參賽。為宣傳我校廣大教職工積極投身“三育人”的先進事跡,展現教職工愛崗敬業、無私奉獻、開拓創新、為人師表的師德風范,以教職員工個人或集體的典型事跡為題材,舉行了“正風鑄魂,立德樹人”師德師風演講比賽和“師聲傳師心,師德鑄師魂”——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宣講報告會。在校報和校工會網站開辟專欄,登

載“正風鑄魂,立德樹人”演講稿,宣傳我校師德師風典型人物及事跡。通過身邊平凡細小卻又感人至深的故事,謳歌了他們默默耕耘、甘為人梯、無私奉獻的高尚品德?;顒酉破鹆巳熒?學習先進典型、爭做“四有好老師”的熱潮,對貫徹落實立德樹人,弘揚先進模范典型,凝聚學校發展正能量,促進學校健康快 速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工人日報、鳳凰網、紅網近10家媒體爭相報道,贏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組織多種技能競賽提高業務能力,教職工整體隊伍素質進一

步提升。聯合教務處組織開展2018年長沙理工大學教師課堂競賽、信息化教學競賽,選拔推薦優秀教師參加全國和湖南省的競賽,1名老師獲得湖南省教學競賽一等獎;配合協辦2018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師課堂教學競賽現場決賽暨課堂教學改革研討會;

與圖書館、資產投資公司、各分工會共同開展“讀者服務月”、

教職工崗位練兵和教學競賽等各具特色的技能競賽8次,激勵廣大勞動群眾爭做新時代的奮斗者,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激發了廣大教職工建設“百強”大學的干勁 和活力。

擴大群體性活動的覆蓋面,工會組織吸引力凝聚力戰斗力進

一步增強。強健的體魄、融洽的關系、團結的力量,既是構建幸福長理、和諧校園的基本要求,更是全體教職員工的共同愿望和精神需要。我們著眼于教職工對更豐富的文化生活、更充實的精

神生活的需要,推進校園職工文化建設。充分調動文體協會的積極性,指導成立各類協會12個,依托協會承辦各類賽事6場; 全年主辦了“師德師風五個一”系列活動、趣味運動會、田徑運

動會、氣排球賽、女職工素質拓展、教職工元旦聯歡會等群體活 動,共計13000余人次教職工參與。各項活動引領全體教職工掀起積極參與鍛煉的熱潮,在全校范圍內形成加強鍛煉、關注健康、珍愛生命的氛圍。成立了長沙理工大學女職工業余學校,一年來 開展講座4堂,組織女工活動5次,《女職工婚姻家庭權益》專題公益講座吸引了省內8所兄弟院校及我校女職工代表約160人參加,充分調動了廣大女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尤其 值得一提的是教職工元旦聯歡會,聯歡會演出分為“致敬改革路”、

“奮進新時代”、“共筑百強夢”三個篇章,歌頌了祖國改革開放

40年來取得的輝煌成就,抒發了長理人對改革開放的深情禮贊, 充分展現了長理教職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奮力開創“雙一流”大學新局面、昂首闊步踏上“百強”大學新征程的良好精神風貌。真正為普通老師搭建了平臺,吸引了更多教職工的參與,貼近人民生活,體現平民價值,工會組織吸引力凝聚力戰斗力進一步增強。

依法履行維權職責,和諧勞動關系創建進一步深化。2018

年學校的民主管理工作得到了進一步加強。召開了第四屆三次教職工暨工會會員代表大會,討論并審議相關工作報告,征集教職 工對學校發展重大問題的提案和建議,征集提案90份,確定有

效提案52份。推行教代會提案督辦對接面對面交流新舉措,提案滿意與基本滿意達到100%。評選出優秀提案8件,提案承辦先進單位6個,提案組織工作先進單位6個。組織完成了2017年度校(院)務公開工作,促進了學校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學化,提 升了治理水平。各級工會堅持把落實教代會制度作為維護職工合

法權益、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發展的有效載體,各級工會都召開了教代會,通過組織一系列的座談會、協調會、通報會等,打通了 教師參政議政的途徑,擴大了院務公開,加大了對職工群眾的維權服務力度。

完善幫扶服務體系,為職工辦實事力度進一步加大。堅持圍

繞學校中心工作以及教職工的需求,不斷創新,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幫扶工作。我們堅持辦好事、做實事、解難事,不斷改進幫扶機制,推出“1+N+X”的幫扶模式,滿足不同群體的不同需求, 實現困難補助常態化、日?;瑢嵤┚珳蕩头觯尳搪毠で袑嵏惺艿綄W校的溫暖。加強了心理和身體健康管理與監控,建立教職工個人健康檔案,購買了補充醫療保險,為全校教職工提供C12檢驗服務項目。根據上級有關文件要求,新制定《長沙理工大學工會經費收支管理辦法》,依法依規使用好工會經費。通過公開招標程序,為全校教職工采購福利物資4次,將共計約12000人次的物資有序發放到位,以實實在在的行動,讓廣大職工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在學校結對幫扶扶貧工作中,工會積極響應號召, 主動作為,為扶貧點的物資銷售拓寬銷售途徑,搭建銷售平臺, 做好服務,完成以購代捐任務近50萬元。

著力加強自身建設,工會基層基礎進一步夯實。為激發全校

26個基層工會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將經費的使用權和管理權進一步下移,積極引導基層工會承擔全校性活動。推行建立“職工小家”活動,設立專項經費支持小家建設,實現職工小家在全校的 全覆蓋,同時組織開展“職工小家”建設驗收評比,對模范職工小家予以掛牌和獎勵,加大了對二級分工會建設的投入,2018

年共計投入經費26萬元。一年來各分工會根據校工會的整體思路,開展了特色鮮明的工會活動,有的分工會制定了《學院教職工慰問管理辦法》,有的分工會開展了“芙蓉標兵崗”和“芙蓉明星”的評選,有的分工會成立了院務公開監督小組,有的分工會打造了“兩翼齊飛、八縱八橫”的文體活動體系,有的分工會每天給上課的老師提供一張免費咖啡卡等等,把分工會“職工小家”建設成溫馨的家園。

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從嚴治會,工會機關干部工作作風進一

步得到錘煉。一年來組織校工會機關干部政治、業務學習近20

次,與兄弟院校同行學習交流4次,參加上級部門組織的學習6次,通過學習提高政治站位,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牢固樹立服務理念、依法依章程創造性開展工會工作。加強廉政建設,準確把握、嚴格執行中華全國總工會辦公廳關于印

發《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辦法》的通知(總工辦發﹝2014﹞23

號)等文件精神,正確處理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開展工會活 動的關系,完善工會財務預決算、審計等基本制度,務實節儉組織好工會活動。2018年校工會榮獲湖南省“文明窗口單位”稱號, 獲得“湖南省教育工會工作目標管理先進單位”“湖南省教育工會直屬基層工會財務工作先進單位”特等獎、長沙理工大學“優秀黨支部”等榮譽,常務副主席出席湖南省工會十六大并作為高 校唯一代表當選為省總第十六屆委員會委員。

各位代表、同志們,這些成績是在學校黨委和行政的正確領 導下,在各二級黨委、各職能部門和全體教職工大力支持和共同

努力下取得的。但是,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們的工作與中央對群團工作的要求、與學校創建“百強”大學的要求、與廣大教職工的期待,還有不少差距??偨Y一年來的工作,一些經驗值得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堅持:

一是必須切實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

會工作是黨的群團工作、群眾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黨治國理政的一項經常性、基礎性工作, 工會組織只有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才能牢牢把握正確方向。

二是必須堅持以大局為重,在大局下思考和行動。只有把工

會工作放到全校工作大局中去認識、去謀劃、去部署、去推進, 堅持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動,讓工會工作圍繞學校中心工作開展,才能找準位置,體現價值,顯示強大而持久的生命力。

三是必須堅持以職工為中心,切實履行好維權服務職能。

會要堅決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把竭誠為職工群眾服務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只有堅持以職工為中心的價值取向,把職 工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為評判工會工作的標尺,才 能充分體現工會工作的群眾性,增強工會組織的凝聚力、號召力和影響力。

四是必須堅持“三個下沉”,不斷夯實基層基礎。只有堅持

不懈抓基層,持之以恒打基礎,強調必須以職工為中心、讓教職 工當主角,眼睛向下、面向基層,真正使基層工會轉起來、活起 來、強起來,讓工會工作重心下沉、資源配置下沉、組織力量下

沉,才能把工會工作做到職工群眾中去。

五是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勇于改革創新。只有聚焦堅持解放思想,勇于改革創新,在建機制、強功能、增實效上下功夫,創新組織體制、運行機制、活動方式、工作方法,讓職工群眾真正感受到工會是“職工之家”、工會干部是最可信賴的“娘家人”、

貼心人,把工會組織建設得更加充滿活力、更加堅強有力。

第二部分:2019年學校工會整體思路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也是貫徹落實中國工會十七大精神的開局之年。2019年學校工會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的重要論述,學習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堅持政治引領、 職工為本、改革強會的理念,圍繞學校中心工作,凝心聚力,改革創新,展示新時代我校教職工團結奮斗新風采,以優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大力實施職工思想引領工程,凝聚教職工發展共識。通過講座、座談會、培訓等形式深入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 義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工運事業和工會工作的重要論述和中

國工會十七大精神的學習,團結廣大教職工,從思想上、行動上 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一致,堅定不移的維護黨中央的權威,同心協力謀發展。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充分運用職工喜歡和熟悉的時尚元素、話語體系,加快工會傳統媒體 與新媒體融合發展,提高思想引領水平,掌握工會意識形態工作

主導權。加強職工文化建設,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發 揮工會網站、職工小家、職工文藝舞臺等文化陣地作用,多提供 思想精深、制作精良的文化產品,形成健康文明、昂揚向上的職工文化,為創建“百強”大學凝聚磅礴力量。

大力弘揚先進典型,助力教師隊伍建設。堅持把握正確的輿

論導向,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開展師德標兵評比,加大對先進典型的宣傳力度,繼續實施具有影響力的師德師風“五個一”工程,通過多種形式、多條渠道來大 力宣傳長理先進團隊和先進個人事跡,用身邊人、身邊事教育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配合行 政進一步完善師德規范、條例、守則。

大力開展技能競賽和崗位練兵活動,提升教職工整體素質。

配合相關部門組織教師積極參加各類教師教學競賽,不斷創新競賽形式和競賽機制,尋求新的載體,增強競賽吸引力,提升教學 競賽整體水平。通過崗位練兵、崗前培訓、技能競賽、教學沙龍等活動,為青年教師成長成才搭建平臺,創造條件,做到政治上 信任、工作上支持、生活上關心。努力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 新型教師隊伍,激勵廣大職工以先進典型為榜樣努力工作,在推 動改革發展穩定中體現個人價值,成就出彩人生。

大力推進教職工文化建設,更好滿足職工群眾美好生活的需

要。堅持面向基層、聯系廣泛、服務職工的工作理念,廣泛開展貼近職工生活實際、形式多樣、寓教于樂的文體活動,打造“趣味運動會”和“元旦聯歡”兩個品牌,擴大工會工作的覆蓋面、 涉及面,提高工會群體活動的參與率。積極推進富有時代特點、

符合教職工需求的職工文化,充分調動廣大教職工全民健身的積 極性,依托各種文體協會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活動,豐富教 職工業余文化生活。做好長沙理工大學“模范職工之家”的復評 驗收工作,聯合體育學院在云塘校區建設全民健身中心。

大力發揮工會組織在民主政治建設中的作用,促進學校民主

政治建設。加強民主管理,大力促進學校校務公開和各項民主管理制度的落實。嚴格督促、指導各分工會二級教代會的建設,對二級教代會建設情況納入工會年度評優評先中,進一步加強二級

單位院務公開工作。健全勞動關系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機制,推動 完善調解、仲裁、訴訟等勞動爭議處理機制。加強職工思想狀況和職工隊伍穩定情況的監測和研判,協助黨政妥善處理職工矛盾,努力把勞動關系矛盾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切 實維護職工隊伍和社會穩定。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入推進工會改革創新,勇于擔當、 銳意進取,積極作為、真抓實干,開創新時代我國工運事業和工會工作新局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在上級組織和學校黨委的正確領導下,把工會真正打造成有溫度、接地氣、聚人心的“教工之家”,匯聚全校教職工的智慧和力量, 引領教職工愛生敬業、爭創一流,把實現學校黨委確立的“百強”大學建設目標變成自覺行動,共同創造幸福生活和長沙理工大學的美好未來,以優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謝謝大家!

(2018年12月31日)

各位代表:

根據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年度工作安排,我們于2018年12

月28-29日對校工會2018年度財務收支情況進行了審查。我們的審查以國家有關工會財務規章制度為依據,按照《基層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工作條例》的要求,實施了必要的審計程序和方法。現將審查結果報告如下,請予審議。

一、工會經費收支及結余情況

1.收入情況

2018年度校工會各項收入合計為707.82萬元,其中:按會員工資總額的2%提取工會經費645.57萬元,占總收入的91.20%; 會員繳納會費57.52萬元,占總收入的8.13%,上級補助收入3.10萬元,占總收入的0.44%,其他收入1.63萬元,占總收入的0.23%。

2.支出情況

2018年度工會各項支出合計為625.23萬元,其中:職工活動支出465.26萬元(其中:會員福利物資260.31萬元,會員生日慰問58.76萬元),占總支出的74.41%;業務費支出29.67萬元,占總支出的4.75%;維權支出14.26萬元,占總支出的2.28%;

資本性支出1.04萬元,占總支出的0.17%;上繳省教育工會經費

115萬元,占總支出的18.39%(細開支見附表)

2018年工會支出項目預算為670萬元,項目實際支出625.23萬元,預算執行率為93.32%,執行情況良好。

3.收支結余情況

2018年收入707.82萬元,2018年支出625.23萬元,結余

82.59萬元,加上2017年末累計結余392.01萬元,至2018年末累計滾存結余474.60萬元。

二、集體福利費支出情況

2018年集體福利費支出323.26萬元(其中:職工體檢173

萬元,補充醫療保險144.71萬元,職工慰問金5.55萬元)

三、工會財務工作基本情況

1、財務制度完善,財務行為規范。校工會根據國家有關法 律法規,結合實際情況,構建了一個較完備的制度體系,使財務 運行有章可循,維護了財經紀律,促進了工會事業的健康有序發 展。在2018年的工會經費決算審查中,未發現工會在財務收支方面存在違反財經法紀的問題。

2、進一步加大了對各二級分會建設的投入,2018年共計投入

26.36萬元。

3、堅持做好“送溫暖”,在為教職工服好務、辦好事方面狠下功夫。認真組織了傳統節日物資的公開招標及發放工作,本年度工會會員集體福利支出319.07萬元 。

四、對今后財務工作的要求

1、進一步提高預算編制的前瞻性和精準性。工會財務應本著為廣大工會會員服務的方針,根據當年工作任務及收入情況, 科學編制預算并嚴格執行,做到各項支出有預算安排、有支出標準、有制度依據。

2、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準確反映工會經費的收入、支出情況。

附件:2018年度工會經費支出明細表

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

2018年12月31日

附件:

2018年度工會經費支出明細表

單位:元

序號

項目

支出數

備注

1

職工活動費

4,652,636.35

(1)

職工教育費

2,820.00

職工業余文化學習

(2)

文體活動費

1,095,652.06

元旦晚會、教職工籃球等比

賽、校運動會、文體協會活動、會員活動費等

(3)

宣傳活動費

18,590.00

媒體宣傳、報刊資料等

(4)

其他活動費

3,535,574.29

勞動模范及優秀教師療養

費、職工崗位技能競賽、福利物資等

其中福利物資

3,190.732.00

生日慰問58.76萬元;

節日物資260.31萬元

2

維權支出

142,563.00

(1)

困難職工幫扶費

78,500.00

(2)

送溫暖費

37,623.00

慰問勞模、重大疾病等慰問

費、其他慰問費

(3)

勞動保護

26,440.00

3

工會業務費

296,730.50

(1)

培訓費

18,215.40

工會干部培訓

(2)

專項業務費

263,603.10

全國模范職工小家創建活

動、工會組織建設、提案經費、年度考核表彰等

(3)

其他業務費

14,912.00

調研費等

4

資本性支出

10,420.00

(1)

辦公設備購置

10,420.00

辦公設備

5

上解經費支出

1,150,000.00

上解教育工會 115 萬元

本年支出合計

6,252,349.85

第四屆四次教職工暨工會會員代表大會

列席代表參加討論安排表

代表團

列席代表名單

第一代表團

錢國平 何忠明 邱國良 楊華峰 李九蘇 李友云

第二代表團

張可榮 王煜坤 丁 力 謝士成 周艷紅

第三代表團

孔蔚湘 李志源 蔣加伏 夏向陽 楊洪明 唐 欣

第四代表團

陳萬球 陳仁凱 謝麗娟 李岳林 趙愛群

第五代表團

曾令球 施 頻 汪功偉 許建蘭 巢 蓉

第六代表團

張 懇 潘紅玲 方文彬 陳 曦 卿定文

第七代表團

王 進 王新生 陳 華 黃周炳 張敏純 王靜琦

第八代表團

劉其城 任 鵬 張國強 唐 青 肖伏良

第九代表團

楊雪峰 龍 海 張美紅 吳迪龍 郭湘洪

第十代表團

喻玲娜 胡旭躍 陳 杰 黃創霞 仝青山 趙 華郝 寧

第十一代表團

陳 瑜 吳振華 夏智勇 柳 翼 劉朝輝 周旭明楊啟松

長沙理工大學第四屆四次教職工暨工會會員代表大會會場及各團討論地點聯系人一覽表

會 議 名 稱

會 議 地 點

聯系人

手機號碼

辦公電話

會 議 時 間

預備會議

圖書館報告廳(圖書館B-101)

羅國松

13574133368

85258096

1 月 18 日 14:30-15:10

主席團第一次會議

一辦公樓六樓會議室(一辦公樓A-613)

羅國松

13574133368

85258096

1 月 18 日 15:20-17:30

正式會議

圖書館報告廳(圖書館B-101)

羅國松

13574133368

85258096

1 月 19 日 9:00-10:00

16:10-17:30

主席團第二次會議

一辦公樓三樓會議室(一辦公樓A-307)

羅國松

13574133368

85258096

1 月 19 日 14:30-16:00

第一代表團討論

交通學院會議室(工科二號樓B-413)

喬法光

13574890538

85258575

1 月 19 日

上午:10:15-12:00 下午:13:30-16:00

第二代表團討論

土木學院會議室(工科二號樓A-407)

王 勇

13308422923

85258698

第三代表團討論

電氣學院會議室(工科一號樓B-505)

王永安

15117039621

85258306

第四代表團討論

馬克思學院會議室(文科樓B區601)

平偉軍

13574100444

85256130

第五代表團討論

化學學院會議室(工科三號樓B-318)

熊 杰

13787257298

85258733

第六代表團討論

經管學院會議室(文科樓C-502)

黎月娥

15802504048

85256088

第七代表團討論

計通學院會議室(理科樓B-103)

周思遠

13548985418

85258462

第八代表團討論

物電學院會議室(理科樓C-522)

任 鵬

13627318131

85258220

第九代表團討論

藝術學院會議室(建筑藝術樓C-320)

龍 海

13203172978

85258760

第十代表團討論

數統學院會議室(理科樓A-410)

馬秋平

15388975928

85258289

第十一代表團討論

后勤集團會議室(二辦公樓B區301)

劉婷

13873194139

85258910

  • <samp id="20me8"></samp>
    <fieldset id="20me8"><var id="20me8"></var></field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