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老師的課程,或許應該調整自己的心態,把居家生活當做一種常態。在平凡瑣碎中尋找治愈自己的微小力量,然后積微成巨。慢慢地,我們就掌握了能調整個人心態的能力。另一方面,認真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增長一些心理知識和技能,也能夠自己解決心理問題,以更好狀態投入到未來的學習、工作、生活中。”這是土木學院城軌1701唐小禹同學上完心理疏導課后寫給輔導員的話。
為積極響應教育部“在5.25期間開展一次專題心理輔導報告”的要求,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從6月4日開始組織各學院學生同上心理疏導課《聚力同心 戰疫同行》。
各院(系)在保證學習實效的前提下通過騰訊會議、zoom會議等平臺組織全體學生進行線上觀看,并充分利用“兩微一端”宣傳平臺,積極宣傳推廣知識,切實解決疫情期間學生的心理困惑,提升學生心理健康素養。本次心理疏導課重點講述超長寒假帶來的心理影響、新學期重啟后的心理狀態和用積極心態應對重啟后的新學期三個方面的內容。
計通學院、數統學院在學習后組織學生開展學習效果問卷調研,為下一階段如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提供了科學依據;化學學院根據課程內容進行心理戰疫知識小測試,對在測試中獲得優秀表現的同學進行積極表彰,以鼓勵同學們積極關注自身心理健康狀況;電氣學院、汽機學院、土木學院和水利學院組織學生撰寫學習心得,引導學生進行新的自我探索,獲得新的領悟,促進新的成長。
“我們長期隔離在家,或多或少會出現焦慮恐慌情緒,對學習和生活造成影響。因此,大學生學習一些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微課給了我們很多有效的建議。”法學系1801班鐘婷在學習后表示。
(文、圖/李子萱 審核/龔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