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學院:
新生適應教育“陽光啟航計劃”依托校院兩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堅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堅持育心與育德相統一, 是我校實踐“三全育人”的重要傳統之一。為提升學生心理健康素質,促進學生成長發展,圍繞2022級新生的發展需求和大學新生面臨的適應問題,全程、全員、全方位積極開展心理適應教育,現將2022級新生心理適應教育“陽光啟航計劃”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2022 級新生“陽光啟航計劃”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陽光啟航計劃”依托校院兩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堅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堅持育心與育德相統一,從2022級新生(含研究生)的發展需求出發,圍繞大學新生面臨的適應問題,在三全育人格局下積極開展心理適應教育,提升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學生成長發展,服務學校人才培養。
二、實施目標
(一)增強適應意識。通過多種渠道普及心理適應知識,引導新生認識主動適應大學生活的重要性,增強新生心理健康意識。
(二)調適不良情緒。通過心理體驗活動,讓學生感受到適應不良帶來的各種負面情緒壓力,學會合理管理情緒。
(三)提高適應能力。通過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幫助新生應對變化,適應大學生的學習與生活。
三、實施內容
(一)教育內容
1. 角色適應。幫助新生了解大學生的角色內容,完成高中生到大學生的角色轉變。
2. 學業適應。幫助新生了解大學專業、學習方法,探索高中學習與大學學習在學習方法、學習內容等方面的差異。促進新生進行適應性調整,做好大學學業規劃,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完成大學學業適應。
3. 人際適應。幫助新生應對因進入大學生活而引發的親子關系、朋友關系、師生關系變化帶來的心理困惑,幫助新生適應并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4. 生活適應。幫助新生熟悉校園生活環境,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培養時間管理和獨立生活的能力,實現大學生的自主、自立、自律。
(二)主要途徑與活動目的
1. 普及心理適應知識
主要途徑:《大學生心理健康》必修課、“心理適應”心理健康主題班會、發放《大學新生適應手冊》、閱讀微信平臺“長理心部落”的大學適應知識、心理健康知識搶答賽、專家講座、家長課堂等。
活動目的:多渠道普及適應心理學、人際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健康心理學的相關知識。
2. 開展心理行為訓練
主要途徑:心理素質拓展訓練、新生適應主題團體心理輔導、心理情景劇等。
活動目的:通過心理行為訓練,幫助新生在體驗中接納自我、他人與環境,獲得心理和諧與成長。
3. 進行學業規劃指導
主要途徑:撰寫《我的心理成長報告》、學業心理調研、開展學業規劃主題教育會、舉辦學業規劃經驗分享會、一對一幫扶、學習小組交流等。
活動目的:幫助新生正確地認識自我,澄清大學學什么、什么時候學、怎么學等問題,明確學業目標,激發學習動機,解決學業迷茫問題等等。
4. 推介心理援助資源
主要途徑:參觀學校心理咨詢室和學院成長輔導室、在新生班會上講解宣傳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下放心理咨詢服務卡、進行心理咨詢和成長輔導體驗、參與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關注公眾號“長沙理工心部落”等。
活動目的:了解校、院兩級心理援助方式及援助資源,幫助新生了解學校心理咨詢服務的范圍、時間、地點、程序, 從而掌握求助資源。
四、實施保障
(一)加強校院兩級互動。學生工作部(處)心理中心為各學院實施“陽光啟航計劃”提供專業支持,制作并發放紙質《新生適應手冊》,開展隊伍知識培訓,提供新生適應主題班會、心理素質拓展訓練、團體輔導等系列參考方案。加強校院兩級朋輩心理互助部聯動,激發朋輩工作活力。
(二)加強隊伍工作培訓。學生工作部(處)心理中心組織 2022級“陽光啟航”中期交流會,開展2022級朋輩心理互助員培訓,講授心理適應理論并進行實踐操作訓練。學院心理輔導員組織班主任、下班黨員及相關教職工開展新生心理適應教育工作培訓,做到新生心理適應教育全員參與。
(三)全程參與,及時反饋。請各學院列出實施月推進表。學生工作部(處)心理中心在
支持學院開展各項教育活動的同時,也將每月測評各學院工作開展情況并及時反饋,各學院可參考其他學院活動開展情況進行適時更新、實行資源共享。
五、實施要求
(一)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各學院要充分認識新生心理適應教育的重要意義,抓住新生的心理特點,充分利用學院心理健康教育平臺,與新生日常教育管理相結合,廣泛了解新生需求、改進教育方式,制定具體的學院教育方案并認真落實。請各學院在 10 月 2 8 日前將完善的學院“2022 級本科生新生陽光啟航計劃”上報到學生工作部(處)心理中心,計劃要做細做實,要有各項教育活動的月推進表。
(二)認真實施,及時總結。請學院認真落實工作計劃,整合學院資源,形成教育合力,有序開展,扎實推進。2023年 6 月 15 日前,各學院要進行全面的總結,并將書面總結報送學生工作部(處)心理中心。
學生工作部(處)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2022 年 9 月 2 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