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理念:強大的內(nèi)心可以自我治療。這就是為什么要讀理念。有些事,就是心病。
關(guān)于方法:效果顯著??扇羰遣幻靼桌砟睿奶爝€得打回原形。如果你覺得自己懂的不少,可以直接去看方法。
認知自我:
自我認知是一個極關(guān)鍵的東西,他是一切成功的基礎(chǔ)。
認知自我分為兩個層面:
一.了解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
人類靠釋放多巴胺,來建立一個獎賞系統(tǒng)。比如,吃,喝,勝利,性。這都是我們生存的基礎(chǔ)。雖然說要穩(wěn)定獲取這些資源需要長期的奮斗,但人們還是只顧著眼前的快樂。學習,奮斗,這是個長期獲取的途徑,但因為沒有直觀的感受,大腦會判定這事沒意思,不值得獎賞。這和我們便捷的獲取途徑有關(guān),吃喝(長期不缺)勝利(天天游戲更直觀)性(毛片具有不間斷的刺激性)。所以人類很難選擇長期獲取快樂的生活方式。
(人類更喜歡眼前的快樂)
人類愛捷徑,這本是個好事。只是一般人走的不是捷徑,走的是邪門歪道罷了。真正的捷徑是通過最便利的方法讓你達到效果。神經(jīng)心理學家Stanislas Dehaene提過一個叫神經(jīng)再利用的東西,意思就是當你遇到一個問題時,不是要適應(yīng)它,而是改造成適合自己的模式。至于邪門歪道嘛,是個人認知出現(xiàn)了問題。你給自己的大腦編了故事,才會相信那么無稽的東西。
(人類都喜歡走捷徑)
人類的識別能力是有限的,很多地方都在使用一個區(qū)域,并非人們所想象的人類的大腦極其厲害,什么都可以做。也許所有人類的大腦加起來可以這么說,然而對于個人并非如此。有個研究證實過,而生物社會學的著作里也提及了生物進化過程中是靠犧牲其他部分來構(gòu)造新功能,我們想要有翅膀?好吧。那肯定沒胳膊。
(大腦資源是有限的,面部識別和閱讀能力呈相關(guān),少看點電視節(jié)目吧孩子,別看傻了。)
在認知問題上,大腦還會出現(xiàn)偏見性選擇。也就是說,你會過濾掉你不喜歡的信息,觀點,甚至避開某個文字。這也說明了為什么較為傳統(tǒng)的人搞不了藝術(shù)。藝術(shù)過于大膽,他們的大腦中會避開比較大膽的思想和詞匯。1979年,明尼蘇達州大學的Mark Snyder和Nancy Cantor做過一次實驗,證實了該問題。所以如果一個人要去學習,至少要認為學習是好的,否則你會避開。同理,一個人如果認為自己不好,也會避開自己。
(避開討厭的事是人類的天性)
此處小結(jié):
正如喵星人所說,愚蠢的人類!跪下吧!
我常常跟人說,別看成功學,別看知乎誰誰誰怎么有錢,更別看別人的成功史。越是看這種東西越是容易失敗,你的思維形成了一種觀念,這種人很完美,這種人優(yōu)秀,被外星人改造了基因,他們擁有強大的意志力,而自己是個徹頭徹尾的廢物,怎么會那么沒有上進心。我跟你說,他們不比你強大。你經(jīng)歷過的東西他們都經(jīng)歷過,你所受的折磨,這幫人都受過,你犯過的錯誤,他們一個都不會少。他們的大腦和你一樣,也會受誘惑,也會想走捷徑,有局限,會逃避。
而他們的成功源自于,正視問題,不會責怪自己,知道這就是生活,和自己達成和解,才能快樂的走下去。
二.找到我們的內(nèi)心
一個人要解決自身問題,就得真誠的面對自己。做不到這個,也就是說你其實在騙自己玩。而且這個游戲玩的越久越危險,你等于給自己的大腦編了個故事,越走腦洞越大。一旦這故事出現(xiàn)和現(xiàn)實對立的地方,人就會異常痛苦。這就為什么大多數(shù)人面對模糊問題時,還要站隊,還要非此即彼,或者說出一套自己的理由,因為人類的大腦天生討厭矛盾,矛盾讓人類焦慮。
但問題的關(guān)鍵是,如果你是在騙自己玩,你就會覺得自己的想法是真實的,而現(xiàn)實讓你不得不覺得真實。這就讓一個人不可避免的出現(xiàn)無法調(diào)和的矛盾。此時人的大腦為了保護自己,打開了一個逃避機制,因為總是這樣大腦它老人家受不了,感覺要崩潰了。這時的你就走向了一條不歸路,用一切逃避的方式面對生活,懶,信邪門歪道,得過且過,能拖就拖,愛幻想。
成功的人是努力的人?是的。但沒有那么簡單。根據(jù)馬斯洛說,自我實現(xiàn)者能夠客觀的審視環(huán)境,認知自己和世界的客觀關(guān)系。而有的人則是按自己的愿望來看待世界,一旦愿望和現(xiàn)實無法統(tǒng)一,這種人就會焦慮,憤怒,恐懼。他很含蓄的說,這種人叫心理不健康患者。說白了就是我前面所指的,一個自我欺騙者,腦洞專家,一旦感受到現(xiàn)實和他腦袋里的東西發(fā)生沖突就開啟逃避機制。
焦慮,恐懼,憤怒,抑郁都是自我欺騙者的生理反應(yīng)。畢竟逃避機制不是萬能的,我們的大腦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它很難過,很煩,為你這個不懂事的孩子感到寒心。只是人的思想行為和大腦活動是分開的,所以自我欺騙者還是可以繼續(xù)騙自己玩,在焦慮中拖延,在抑郁中騙自己明天起床好好讀書。你知道焦慮,恐懼,憤怒什么意思嗎?那是大腦在自救,在提醒你該吃藥了。
榮格說“逃避產(chǎn)生了一種內(nèi)心的習慣,使人以為可以靠幻想過日子?!边@個幻想具體所指就是自我欺騙者的內(nèi)心世界,也就是說,這種人以為不去努力,也能好好過日子。忽視了努力本身的價值,以及努力帶來的身心愉悅。表現(xiàn)極端的開始尋找一些歪門邪道的方法,比如每天燒香,賭博,傳銷,參加各種安利大會。比較輕的患者就是以為自己有夢想就能成功。而這個代價很簡單,只要以為有就行了。以為夢想跟他爹一樣,會背著他往前走。(越是美好的詞,你付出的代價就越高)
此處小結(jié):
人只有了解自己,才能知道怎樣面對客觀世界。知道為了目標,你要付出什么代價,而別人跟你一樣,也會付出這樣的代價。這是每個人人生經(jīng)歷的一部分。很多人看了成功人士的神一般的經(jīng)歷,覺得自己不行,別人都是大神,自己是傻逼。實際上你不比他們差。你只是不愿意做自己,你愿意做的那個人,是你從書上,電影里看到的虛構(gòu)的神。在他們面前,你覺得做自己很丟人,他們浪漫,牛逼,愛思考。而他們的成功,也不過只是做了自己。
在這里我說句鼓勵的話。沒有任何夸張成分,完全是生命的真理,這是我用作死的一生為大家換來的:“努力比逃避要快樂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