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3月14日上午,在長沙理工大學云塘大會堂的“青馬”講堂上,前來聽課的同學們爭先恐后地舉手向臺上的主講老師發問。這位老師便是前不久剛剛獲得“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榮譽稱號的宋劉斌博士,他為長理學子帶來了一堂別開生面、意義深遠的講課。

大屏幕上出現一張張“全國脫貧攻堅表彰大會”現場紀實照片,照片里有宋劉斌博士、張桂梅校長、夏森先生等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面對高規格的表彰現場,同學們看直了眼。他們望著眼前的“宋隊長”,比照著照片里神采飛揚的那個榮譽獲得者,打心眼里滿是敬佩。

畫面一轉,來到了三年前貧窮落后的枧桿山村。2018年3月,宋劉斌剛到枧桿山村扶貧時,村里很多的道路都沒修好,山上村民住的木房子都是年代已久的危房,家里也沒有一樣像樣的家具。每家每戶住著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一些村民由于生病或者身體殘疾掙不到錢,只能每天在家,過著沒有希望的日子……眼前的一組照片直擊現場所有觀眾的心。在宋劉斌聲情并茂的講述中,現場全體同學深入了解了長沙理工大學扶貧隊一千多個日日夜夜的扶貧故事。

“在我擔任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和枧桿山村第一書記的第一天,我就向全體村民和黨組織做出了自己的莊重承諾,那就是全村456名貧困人口如期脫貧,1435名村民在脫貧路上一個也不掉隊”。宋劉斌的話讓現場所有人振奮不已。這個承諾而今已然成為現實,同學們用熱烈的掌聲向宋隊長的決心和勇氣致敬。
從成立黨員志愿服務隊,修建貴王橋和5組通護路,到投入資金建設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動員全校師生“帶貨”幫售農產品,在宋劉斌的講述中,長理學子仿佛置身于枧桿山村的三年崢嶸歲月,親歷見證了山村的蛻變新生,也深切領會了打贏脫貧攻堅戰對于中國乃至世界的重大意義;對黨的政策的科學惠民性、國家制度的優越先進性,也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和認識。
在互動環節,不少同學積極向宋劉斌提問:怎樣在新時代發揮專業所長助力鄉村振興?宋劉斌說:“對于青少年而言,應該在艱苦奮斗中堅定理想信念,在認真學習中練就過硬本領,在為民服務中發揚奉獻精神。”動情處,不少同學眼泛淚光,為宋劉斌等千千萬萬個扶貧干部的艱辛付出感動,更為學校在國家扶貧事業中作出的重大貢獻而感奮。

三年來,長沙理工大學累計選派8名扶貧干部和18名研究生支教志愿者赴扶貧點進行文化建設、產業開發等項目。以宋劉斌為代表的長沙理工大學扶貧干部,憑借學科專業優勢、過硬的專業本領和甘于奉獻的精神,“將論文寫在扶貧大地上”,成功助力兩個省級深度貧困村脫貧出列。學校每年考取“大學生村官”、選調生、基層公務員的學生數不勝數,僅2020年就有20余名畢業生獲評基層就業“優秀畢業生”“優秀志愿者”。五年來,學校約20名志愿者投身“西部計劃”,“拓荒者”協會每年組隊去往湘西支教,足跡遍布科樂、略水、通板、田家坪、洞沖等地區,為山區貧困孩子提供一對一幫扶,此項目已堅持十余年......這正是學校立德樹人結下的累累碩果。
校團委書記王學成表示,高校為黨和國家培養的青年,一定是德才兼備的有理想甘于奉獻的青年。通過邀請我們身邊的榜樣宋劉斌博士開展這樣一堂講課,希望能在廣大青年學子心中種下一顆理想的種子,將來能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奉獻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據悉,除此次長沙理工大學校級“青馬”講堂之外,3月14日至16日,長沙理工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等學院還將組織專題講座7場,邀請宋劉斌博士分享智力扶貧路上的故事,激發廣大青年立志青春報國的決心,堅定共產黨人為民服務的信念。(通訊員 潘枝花 彭怡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