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理工大學研究生暑期社會實踐以三方共贏助力人才培養
2015-09-10 長沙理工大學
2015年暑假,長沙理工大學研究生走訪大江南北、深入三湘四水,立足專業領域、發揮專業優勢,以基層實際需求為風向標,以提升專業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宗旨,結合個人專業知識和研究成果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使研究生暑期專業實踐活動實現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多方受益,形成了研究生、學校和實踐單位三方共贏的良好格局。
堅持把暑期專業實踐作為研究生實現科研創新與國情社情對接的有效契機。一是激發創新熱情。水利工程學院實踐團赴郴州市東江湖流域開展了為期15天的地質災害調查,面對河堤兩岸觸目驚心的垮塌,隊員們就其成因展開激烈討論,隊長龔柔艷在實踐日記中寫到“我們在調研的同時也在深思,導致泥石流的僅僅是強降雨嗎?濫發樹木、開山采礦也是造成災害的人禍因素。”實踐激發了研究生去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興趣和熱情。二是拓寬學術視野。馬克思主義學院實踐團原計劃赴汨羅市調研特色農產品銷售路徑,向農民朋友介紹和宣傳“互聯網+”營銷模式,因團隊中有來自產業經濟、計算機技術、科學社會主義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等專業的學生,隨著實踐的深入,他們的“互聯網+”營銷模式從最初的進農家擴展到進企業、進社區、進官網。他們在實踐中調整,在調整中創造,在創造中成長。三是提升綜合素質。校級立項的12支實踐團中,有的關注能源問題、生態環境,有的關注人才與產業關系,有的關注農村經濟發展等,所涉及的實踐領域惠及民生及社會、地方、企業發展,充分體現了研究生們高遠的社會理想和強烈社會責任感。在實踐中,他們不畏烈日炎炎,不懼困難重重,發揮團隊協作精神和個人頑強意志,不斷提升素質、超越自我。經濟與管理學院實踐團成員張昕怡說:“由于我們缺乏社會工作經驗,導致與政府工作人員交談時不免出現冷場等尷尬情景。但這不要緊,社會工作經驗也是靠積累而來,沒有第一次又哪來第二次?”
堅持把暑期專業實踐作為學校實現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對接的科學途徑。一是完善課程改革。7月20日至26日,水利工程學院實踐團赴中國交通建設集團天津航道局南方建設有限公司的廣州市和珠海市項目部開展了為期一周的環保疏浚調研,隊員們就環保疏浚的設備、技術等發展現狀進行了深入了解,參觀了海上疏浚船舶和施工現場。團隊指導老師程永舟和夏波對于研究生們在實踐中的反應感觸頗深,他們看到同學們對專業知識與實際工程結合的激動與興奮,更感受到研究生對于實踐的渴望。下學期,他們將結合暑期專業實踐情況和工程單位的需要,依托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更加注重研究生實踐能力的鍛煉,積極完善課程改革。二是促進產學研結合。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實踐團依托交通信息處理技術,赴長沙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參與了車型識別問題研究。因為研究生們在實踐中表現出了較高的專業素養和團隊精神,且有強大的導師團隊和學科實力作為支撐,長沙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與學校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達成長久合作意向,雙方將繼續在研發新型半自動車流量計數器、基于視頻的交通量自動檢測等交通監控、大數據技術應用方面進一步合作。同樣,因水利工程學院環保疏浚實踐團提出“采用土工管袋脫水增容減污”和“采用旋流裝置促進泥水分離減污促淤”的建議與措施深受工程項目歡迎并運用到施工中,實踐單位表示將加大與水利工程學院的科研合作。三是明晰就業導向。交通運輸工程學院交通規劃和物流專業的研究生們組成的實踐團去到長沙火車南站和黎托綜合客運樞紐進行調研,對交通換乘問題的了解促使他們創造出“高鐵-公路”靈活線路接駁模型,更堅定他們了幫助旅客實現“零換乘”、服務“綠色交通”的職業理想。文法學院實踐團的同學們在周敦頤的故鄉――道縣,深入了解了濂學文化產業為道縣經濟發展、城市建設帶來的影響,他們提出“為濂學文化產業打造品牌、促進濂學文化產業規模化”的同時,也將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作為職業規劃的出發點。
堅持把暑期專業實踐作為實踐單位實現短期需求與長遠發展對接的良好平臺。一是解決實際問題。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研究生來到湖南省新化縣的油溪鎮、爐觀鎮、文田鎮、白溪鎮開展了農村飲用水水質調研,同學們在南門井、富貴井、黃龍灣井、羅崇敏井等十五個水井采集水樣,帶回實驗室進行分析檢測。實踐團成員根據GBT 5750.2-2006 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對水樣中的各項指標進行了為期一周認真嚴謹的檢測分析,他們帶著檢測結果回到各采樣點,向居民詳細解說水質情況,并對如何處理生活垃圾、生活污水、農藥化肥污染和如何保護飲用水水源提出了針對性建議。二是提供決策參考。汽車與機械工程學院研究生制作了《長沙市新能源汽車用戶關注度及應用推廣調研問卷》在岳麓區、雨花區、天心區、芙蓉區等人流聚集地選定受眾進行發放,共走訪地點10余處,采訪司機200余位,采集線上線下有效數據1000余份,了解了新能源汽車推廣情況、駕駛體驗、購買意向、充電設施了解程度等信息,為長豐、比亞迪、和泰、雷克薩斯等車企推廣新能源汽車、建設提供了有效數據,也為長沙市新能源汽車發展提供了決策參考。三是優化人才環境。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實踐團的同學們在樊紹勝老師的指導下,詳細觀察和記錄電力巡檢機器人的工作數據,提出將現有的巡檢機器人進行升級的設想,用無軌取代有軌,進一步提升了電力巡檢機器人的機動性;馬克思主義學院實踐團攜手汨羅市團市委面向80余位企業負責人舉辦了題為《“互聯網+”思維下的特色農產品銷售》的講座3場,幫助部分企業設計了網頁直銷、微信微博、加入淘寶特色中國欄目等網絡銷售路徑,開闊了農村企業的銷售視野。
與本科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接觸社會、感知社會、了解社會相比,長沙理工大學研究生暑期專業實踐更加注重實踐成果,利用專業知識和研究成果,有針對性地開展專業實踐活動,為企業和社會奉獻了一批有價值的研究或服務成果。暑期專業實踐推動了“研究生-學校-社會”三個主體之間的積極聯動,促進研究生 “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的良性循環,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好途徑和好載體。
1下一頁>
|
|
|
|
 |
全文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