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前,剛一出生的樊佳文就被丟棄在路邊的一個紙箱子中,他不知道自己來自何處,也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誰。只因啼哭的聲音引來了路人的關注,他被好心的張傳芳媽媽收養了。
小時候,家中人口多,日子過得很凄苦,忍饑挨餓是常事。9歲那年,張媽媽無力撫養,想替佳文找個家境好點的人家。幾經輾轉,他被王延霞媽媽收留了。
自小患有嬰兒癱雙腿殘疾的王媽媽倔強地讓佳文在這個貧窮小屋中有了一個家。懂事的他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白天個小的他跪在麥子地里拔草,鉆進玉米林中掰棒子,晚上躲在被窩里面用手電筒看書……孝順、懂事,成績優異,鄰居和老師們都認為這孩子是個讀書的好材料。
為了不耽擱佳文的前途,殘疾的媽媽幫著人家加工烙餅,為多做一些,她幾乎不挪動、不敢喝水,整天坐在灶爐旁不停地翻轉;父親常年里在建筑工地上擔磚、挖土,賺取微薄的工資;姐姐初三沒有讀完就輟學回家,幫著鴨場賣鴨子。他們想讓佳文有機會去完成心中的大學夢。
高考的志愿欄中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同學告訴他能畫房子的建筑學專業,佳文希望用筆為自己繪出一個溫暖的家,讓張媽媽、王媽媽、樊爸爸都住在一個屋檐下。
懷揣著親朋好友、左鄰右舍一點一點湊齊的生活費,通過長沙理工大學的“綠色通道”順利入學。佳文堅信依靠國家的助學政策,只要自己再努力勤工儉學,一定能夠完成學業。
一入校,他就忙著在校園內找兼職。在甘怡園食堂當上了洗碗工,有工資還能每頓減免1元飯錢,讓他覺得很滿足。佳文很快就成了眾多洗碗工中的第一高手。這一干就是三年。
他在啤酒企業做暑假工,將回收的啤酒瓶裝箱壘好。24個瓶子1箱,每層6箱,4層算“一板”,壘576個瓶子獲得4.8元的工錢。每天連續干上15個小時能壘上30板,也就是17280個瓶子。這樣一天就能賺140多塊了。整整一個暑假,佳文與將近60萬個啤酒瓶親密接觸之后,掙到了近5000元錢,基本把一學期的大部分生活費“拼”了回來。
做家教、發傳單、當網管、送盒飯……樊佳文干過幾乎所有能夠獲得報酬的兼職工作。而課后的學習常常是在公交車和教室的某個角落中完成。
每到助學金評定的時節,盡管班級同學全票通過他獲評助學金,他卻總要推托。他認為自己是個男生去做兼職賺錢容易些,家庭經濟困難的女同學更需要幫助。即便了評上了助學金,他也會主動拿出一部分,分給班上困難的同學,
他曾把剛領了200元兼職工資給了一位街邊求助的孕婦;他也曾將在網吧清理衛生時發現的一個裝有800多元現金的錢包交給了店長。他還幫助父母都在外打工的同學家割稻子……
雖遠在長沙求學,但是每個節日或父母的生日,佳文都會往家里打電話,跟兩個媽媽噓寒問暖,向他們報告學校的學習生活情況。
他一直偷偷地攢錢,想要實現埋在心底小小的夢想:“讓父母來湖南看一看毛主席,看看他們兒子讀書的美麗校園!”對家庭經濟困難、身體多病的張媽媽,對從來沒有出過遠門的王媽媽來說,這一天等得太久,來得太不容易。
畢業前夕,他終于有機會將兩任養父母接到長沙,陪他們去橘子洲頭瞻仰青年毛澤東像,到韶山參觀毛澤東故居,參觀校園,他為張媽媽添置了一套新衣裳,給王媽媽買了一部輪椅……
榮譽接踵而來:樊佳文當選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舉辦的2012年“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被評為2013年湖南省優秀大學生……
現在他在中國鐵建港航局四川內江的工地上,埋頭、認真仔細地工作著,他要積攢工資為張媽媽治好白內障和肺??;給王媽媽減輕心臟病帶來的痛苦,盡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