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長沙理工大學師生提交的3萬余字的綜合調研報告得到了新邵縣政府的高度評價。今年暑假,由長沙理工大學11名師生組成的“生態河堤”建設調研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進駐該縣陳家坊鎮,試圖對龍山河流域的環境狀況進行摸底。
龍山河是資江的二級支流 ,流經邵陽市新邵縣太芝廟、潭府、雀塘和陳家坊等4個鄉鎮30多個村,灌溉農田1.5萬畝,涉及人口3.5萬多人,是新邵的“母親河”。隨著工業的發展和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排放的污染物對龍山河造成嚴重污染,影響了沿河兩岸村民的正常生活。
今年6月,長沙理工大學環保志愿者協會向新邵縣有關部門提出建設“生態河堤”建議。這一建議得到新邵縣政府的快速響應,由團新邵縣委出面邀請環保志愿者協會赴新邵進行“生態河堤”建設的前期調研和可行性論證。
“三下鄉”師生用了12天,沿龍山河來回兩趟行程90余公里完成了水質、植被、綠色施工、居民環保意識、農村垃圾處理、沿岸經濟結構等方面的監測和調研,寫出3萬余字的調研報告,并繪制了《龍山河陳家坊段生態河堤建設規劃圖》。
與此同時,長沙理工大學城南學院交運系師生也接到了團新邵縣委的邀請,希望學院組建一支專業的交通規劃團隊共同參與該縣鄉鎮交通路網優化規劃工作。
經過9天的努力,交通規劃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完成了新邵縣鄉鎮交通簡圖的繪制,經過科學的車流觀測和計算,標明了43個重點擁堵路段、22個事故頻發路段、27處交通隱患和19條急需改造線路。
7月12日,長沙理工大學團委與團邵陽市委正式“喜結連理”——長沙理工大學團委書記方瓊與團邵陽市委書記楊韶輝簽訂《校地合作協議書》,雙方團組織以務實的作風加強合作項目建設,為學校與邵陽地方政府層面的深度合作探路筑基。
來源:中國青年報 編輯:陸佩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