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我校第九期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訓班第五課在云塘校區圖書館小報告廳開講,“全國最美教師”藍茵茵老師做客青馬課堂,講述了新時代下中國外交新變化。
藍老師從衣食住行方面表達出了改革開放對中國發展的影響后,提出一個疑問:國際社會和國內社會區別在哪?世界的無政府狀態下,權力是理解國際關系的關鍵,并且從主導價值觀、制度安排、國際規范、行為體、國際格局進行了深度闡述。在十八大之前,中國的外交是“韜光養晦,有所作為”,倡導建立新型國際關系,建立全球伙伴關系網絡。藍茵茵老師指出,“中國的改革開放超過了所有最好的預期。”在新的國際形勢下,中國的外交政策增加了許多新的內容,十九大之后,“從韜光養晦到奮發有為”,從地區大國到全球大國,藍老師表示,“除了中國和美國,還有哪個國家會給自己定位為全球大國呢?”目前中國正采取積極進取的外交政策,推進“一帶一路”,以自身為主題塑造外部世界,提出了平等、公平、普惠、包容的全球治理觀。從體系內參與到體系外創新,建設“亞投行”、“金磚銀行”等一系列舉措。
通過本次課程,同學們深刻地了解了當前的國際關系,了解到中國外交新變化與新挑戰。經管學院龔舒琪在課后感悟中說道:“弱國無外交,一個國家只有綜合國力強大了,只有國家尊嚴立起來了,才能真正在國際中有話語權,有立足之地。(文/武清遠 圖/晏依妍、白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