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根據教育部《關于公布2017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或審批結果的通知》,我校申報的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本科專業(專業代號081006T)、新能源材料與器件本科專業(專業代號080414T)獲準設置,從2018年起開始招生。
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本科專業原為土木工程專業中的“道路工程”方向,其前身是開辦于1979年的“公路工程”本科專業,是我校最早開設的本科專業之一。該專業先后定名為“公路工程”、“公路與城市道路”、“交通土建工程”等,1998年教育部第三次本科專業目錄修訂時被納到“土木工程”專業,作為單獨方向進行招生和培養。在近四十年的辦學歷程中,該專業及方向先后獲評“國家特色專業”、“湖南省重點專業”,獲批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擁有以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健龍教授領銜,國家級教學團隊為支撐的高水平師資團隊。專業所依托的“交通運輸工程”學科是湖南省優勢特色重點學科和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設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建有“公路養護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公路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交通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多個國家級、省部級科研平臺,為我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培養了近萬名工程技術與管理人才,是我國公路交通領域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在交通行業內享有“南路橋”之美譽。
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由我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開設,該專業適應我國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器件等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要,結合我校在電力、交通領域的優勢,以能量轉換材料與器件、儲能材料與器件為專業方向,強化化學及物理基礎,突出以器件功能為導向,凸顯具備“材料-器件-新能源一體化” 知識結構的創新性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我校在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建設及人才培養方面,依托相近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及能源與動力學院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學科優勢、學校師資隊伍的特點和已經具備的研究基礎,突出本校在“能源”方向的辦學特色,通過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重大科研項目和面向工程解決實際技術問題的課題研究,可以在能量轉換材料與器件和儲能材料與器件兩個專業方向圍繞燃料電池、光電轉換與存儲一體化材料、液流電池、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4個領域培養高素質的人才;依托學校現有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湖南省工程實驗室,可在新能源材料與性能測試基礎訓練、新能源器件設計與制造、及電池系統集成與仿真訓練三個方面建設實訓創新平臺;同時充分利用我校自身的專業特色和行業資源優勢,加強與我校已有的新能源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等專業的合作,并積極與國家電網下屬相關公司建立校企聯合機制,不斷推進交叉學科專業的共同發展和產學研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