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晚,汽機學院于金盆嶺校區第二教學樓-201舉辦通識講壇,特邀我校文法學院鄭劭榮教授作《傳統戲曲與中華文化精神》主題講座。
鄭劭榮以提問開場:“有多少人真正的在現場看過戲曲表演?有多少人深入的了解過戲曲?又有多少人為何戲曲能流傳至今?” 接著用一段令人回味無窮的戲曲表演視頻展開介紹,戲曲之所以能夠流傳至今不僅在于其具有的融合之美、寫意性、虛實性以及飽含視聽感覺的現場性,更在于戲曲蘊含的傳統文化精神。鄭劭榮深刻而精辟的將戲曲中含有的傳統文化精神分為:樂天憫人、崇尚倫理以及禮贊真愛三大方面。

禮贊真愛是戲曲中最為關鍵的精神,鄭劭榮同時列舉出《西廂記》中的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以及《牡丹廳》中的“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加以辯證。
“戲曲承載著不可替代的文化使命,戲曲在傳承與創新中前行,戲曲的未來寄托在年輕人身上”,鄭教授如是總結到,最終講座在雷鳴般的掌聲中畫上了句號。但是同學們的熱情并沒有隨之減少,結束后,不少同學圍繞在鄭教授身旁,不斷的請教學習,領略著戲曲的魅力……

主講人簡介:
鄭劭榮,我校文法學院教授,文學博士,碩士生導師,曾支持過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中國口述戲劇史料科學研究"等多個項目。曾獲省級教學成果三等獎、校級教學成果一等獎,并多次獲得校級"優秀教師""教學優秀獎"等榮譽。
(文/楊龍成 圖/杜佳威 審/彭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