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瘜W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
近日,據科睿唯安(原湯森路透)公布ESI中國內地高校數據庫更新顯示,我校新增化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是繼工程學、材料科學后第3個進入全球前1%的學科。
近年來,校黨委書記付宏淵和校長曹一家多次到化學學院指導工作,強調指出化學學科的發展對學校其他學科的建設起著重要的基礎支撐作用,要求大力開展學科交叉研究,協同創新發展?;瘜W學院領導班子合理規劃,全院教師共同努力,從師資隊伍建設、人才培養、科研平臺建設、高水平成果產出、社會服務等多維度加速學科建設,化學學科得到快速穩步提升。
日前,我校化學學科ESI在庫論文總數從2018年的464篇增加到760篇,增幅64%;ESI在庫論文的總引用次數從3471次到8598次,增幅148%;ESI高被引論文數從5篇到32篇,增幅540%;ESI學科潛力值從0.46到1.025,增幅123%。這些進步和發展將提升化學學科的國際影響力,提高我校相關基礎學科的建設水平,為我校特色工程學科(領域)及相關學科的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理論支撐,為學校早日進入國內“百強”大學助力。
發表的研究論文
近五年來,在國家杰青、長江學者楊榮華的帶領下,化學學科建設取得了重要進展。一是注重師資和團隊的建設。通過高水平師資力量的外部引進和內部培養,充分發揮青年教師的科研能力和潛力,形成既有特色又交叉融合的科研梯隊,已逐步形成“熒光成像”“細胞化學”“電化學傳感”“電池材料化學”“有機方法學”“高分子聚合物化學”“環境化學”“電力化學”等科研團隊,并展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二是注重人才培養。基于師資建設,努力探索針對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個性化創新培養模式,從思想上、生活上、專業學習上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培養有能力有素養、為國家發展作貢獻的青年人才,近年來本科生和研究生就業率穩居學校前列,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的喜愛。三是注重學科平臺的建設。在原有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的基礎上,2019年新成立了“細胞化學湖南省重點實驗室”,采購了高分辨核磁、透射電子顯微鏡、原子力顯微鏡等高水平硬件設備,搭建了細胞培養室等。四是注重高水平成果的產出。學科團隊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分項目、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和優秀青年基金等重要科研課題,榮獲湖南省自然科學一等獎、二等獎等榮譽,科研成果在國際頂級期刊上不斷發表。其中,省優青卿志和博士連續在Angewandte Chemie、Chemical Science、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發表熒光成像與細胞化學分析方面的最新結果,青年骨干喻林萍博士在ACS Catalysis發表新型多孔復合材料及其電催化析氫研究成果,省杰青曾巨瀾博士在儲能材料物理化學方面發表一篇ESI高被引論文,還有很多成果在國內卓越期刊如CCS Chemistry、Science China Chemistry、Chinese Chemical Letters等發表。而且,近五年來化學學院的科研成果轉化數量和進校經費累計穩居學校前列。五是注重學術交流。近五年,化學學院先后舉辦院士、長江學者、國家杰青、國家優青和國外學者等高層次學術講座100余次;學院教師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200余人次,并受邀作學術報告40余次。并且,化學學院還主辦了2015年湖南省分析化學學術研討會、2018年湖南省化學生物前沿論壇等大型學術會議;院內每周定期舉辦青年教師學術沙龍系列活動,并邀請校內外優秀青年教師不定期開展學術討論?;瘜W學院活躍的學術氛圍、高水平的學術交流極大地促進了化學學科的建設與發展。
鏈接:
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ESI),是基于Web of Science(SCIE/SSCI)所收錄的全球12000多種學術期刊的1000多萬條文獻記錄而建立的計量分析數據庫。它是衡量科學研究績效、跟蹤科學發展趨勢的基本分析評價工具,是高校、學術機構、國家/地區國際學術水平及影響力評價的重要參考指標。本次ESI統計數據覆蓋時間范圍為2010年1月至2020年6月。
(文/圖 卿志和 審/曹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