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9日晚,在學校辦學67周年暨融合發展20周年紀念日,“領航的旋律”專題黨課在云塘校區大會堂舉行。校黨委書記付宏淵出席并致辭。校紀委書記徐桂林,副校長錢國平出席活動。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各學院學生工作負責人、萬名師生在云塘校區大會堂現場和五教大禮堂、各分會場聆聽黨課,在視聽盛宴中共同接受思想洗禮、感悟學校發展躍遷。
付宏淵在致辭中指出,回顧黨的百年浴血榮光,雖風雨如晦卻依舊風雨兼程,縱大道如砥仍依舊大道直行,無數共產黨人不懼犧牲、前赴后繼,矢志不渝地追尋與奮斗,創造出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在黨的創新理論指引下,學校奮力追逐“教育報國夢”,67載弦歌不輟,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尤其是合并組建20年來,初心向黨,四脈合一,凝心聚力,勇毅前行,圍繞“辦什么樣的長沙理工大學、怎樣辦長沙理工大學”,謀遠識、強共識,抓特色,鑄文化,譜寫了一曲融合發展的時代贊歌。
付宏淵指出,進入新時代,長理人勇立潮頭,競逐“百強”目標,主動應答“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新時代高等教育“三問”,全力推進本科、研究生教育協調發展,打造“四個基地”、鍛造“四種力量”,夯實科學教育根基,彰顯工程教育特色,積極將行業特點轉化為學科特色、轉化為育人特質,蹚出了一條地方高校高質量發展之路,在中國高等教育波瀾壯闊的發展史上寫下了屬于長理人的精彩篇章。
付宏淵強調,對融合發展20周年最好的紀念,就是全體長理人繼續團結一致、戮力一心、追求一流;繼續強化特色、夯實內涵、推動實現跨越式發展。他寄語在座的2023級新生,在追尋先輩足跡、重溫紅色記憶中傳承紅色基因,厚植家國情懷,矢志“科技報國”“工程報國”,努力成長為“底色亮、實踐強、善創新、敢擔當”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練就報國為民的過硬本領,聽從黨和人民的召喚,主動投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在民族復興偉業中爭當排頭兵、生力軍,積極貢獻“長理力量”,譜寫青春華章。
隨后,專題黨課在慷慨激昂的《國際歌》中拉開序幕。黨課分為“旗的指引”“夢的感召”“路的拓展”“力的源泉”和“美的交響”五個篇章,融合了理論宣講、視頻展播、詩朗誦、特色舞蹈編排等多樣形式。以鄭健龍院士及其團隊為代表的長理科研工作者不畏艱難科研攻關、矢志奉獻“交通強國”的故事,將崇高師德踐行到生命最后一刻的周騫老師勇抗病魔、潛心教書育人的故事,新時代長理有志青年意氣風發、在青春的賽道上奮力奔跑的故事等引發了在場師生的共鳴,讓人眼含熱淚、心潮澎湃。
專題黨課在全場《歌唱祖國》和《校歌》的嘹亮合唱中完滿結束,并在廣大師生中引發熱烈反響。
“很榮幸在校慶日聆聽了一堂特殊鮮活的黨課!”汽機學院2023級新生劉溈嘉表示,“付書記的講話讓我了解到學校過去幾十年為祖國基礎設施建設作出的貢獻,這激勵我立志在大學四年要扎扎實實學好專業知識,掌握更多本領技能,爭取早日為祖國為社會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目前,他已經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化學學院輔導員張航說:“觀看專題黨課后,心里感觸頗多,感受到偉大的力量!學校承國運而生,因建設而興,在各個歷史時期自覺承擔起為國家建設培養合格人才和勞動者的重任。學校之所以能在光輝辦學歷程中不斷取得新突破,離不開一代代前輩們無私奉獻。如今我們國家正處于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正需要我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使命,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國際工學院輔導員易芙蓉說:“從‘南湖紅船’到‘春天的故事’,在旋律中沉浸、在音畫中思考,在聆聽中回味。一段段鮮活的歷史,一張張動人的照片、一首首激昂的歌曲,見證了黨的百年奮斗歷程,賡續了中華優秀傳統和精神血脈。聲聲入人心,作為新時代的長理人,我們誓將在革命先輩的榜樣引領下堅持初心、立德樹人、立足崗位、發憤圖強,為實現長理百強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在學校融合發展二十周年之際,集中收看‘領航的旋律’專題音樂黨課,重溫黨的光輝歷程,沉浸式感受信仰的力量和革命先輩深厚的人民情懷。作為一名新時代的輔導員,唯有牢記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進一步堅定歷史自信和時代使命,弘揚先輩的歷史主動精神和歷史創造精神,矢志人才培養,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長理實現百強大學目標貢獻更多力量。”電氣學院輔導員黃文韜表示。
今年恰是交通學院黨委副書記涂道勇在長理工作的第20個年頭,在回顧學校融合發展20周年征程時,他感慨萬千:“作為一名交通人,看到最后一刻還在為學院為學生操勞的周騫老師,依然為之深深動容。作為半個湖南人,在看到紅色湖湘‘半條被子’‘消失的電波’的故事時依然熱淚盈眶。傳承是最好的紀念,我們應當接過前輩們遞來的接力棒,腳踏實地、勇毅前行,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廣育英才!”
(文/劉飄逸、詹佳 圖/李泰儒、黃詩穎 審/方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