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9日-30日,由長沙理工大學研究生院主辦,汽車與機械工程學院承辦的第十八屆研究生博力學術論壇“智能車輛與智造前沿”專題論壇于工一B417成功舉辦,本次專題論壇邀請了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等12名各高校知名教授專家作特邀報告,章杰博士為青年博士論壇開講,12名研究生在論壇中作學術報告。
長沙理工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胡永樂、研究生院及汽機學院相關領導、研究生導師以及200余名研究生代表出席了此次論壇。開幕式由長沙理工大學汽機學院院長杜榮華主持。

長沙理工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胡永樂教授致辭
長沙理工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胡永樂教授為開幕式致辭。胡永樂向論壇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并指出本次論壇舉辦要共同為智能車輛與智造前沿學科建設及制造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湖南大學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院執行院長姜潮做大會特邀報告
姜潮做了《不確定性分析與設計前沿與進展》的精彩報告,詳細介紹了近幾年不確定性分析與設計的前沿與進展,深刻講述了不確定性分析與設計所包含的不確定性度量、可靠性評估、不確定優化三個重要學科前沿問題。

國防科技大學徐昕做大會特邀報告
徐昕做了題為《人機協同駕駛系統的預測與學習控制技術》的精彩報告,詳細講解了什么是智能汽車的人機智能融合與混合增強智能,指出人機混合智能是新一代AI發展規劃確定的重點方向。

西安工業大學校長趙祥模做大會特邀報告
趙祥模做了題為《網聯自動駕駛車路云網一體化架構及測評體系》的精彩報告,全方面的介紹了網聯化自動駕駛系統車路云網體系的總體建設思路與總體構架。

西安交通大學雷亞國做大會特邀報告
雷亞國的報告題為《大數據驅動的機械裝備智能維運》,主要圍繞大數據智能診斷這方面展開了詳細的講解,介紹了機械裝備智能維運的機械動態建模、智能故障診斷、剩余壽命預測以及運行維護決策等構成。

重慶理工大學石曉輝做大會特邀報告
石曉輝以《新能源汽車先進實驗檢測技術》為題做了報告,就我國汽車實驗與檢測技術的發展趨勢和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動力傳動技術研究進行詳細講解。

華中科技大學黃永安教授做大會特邀報告
黃永安以《柔性電子激光制造技術與裝備》為題做了報告,引入柔性電子目前的應用背景,與對比傳統柔性電子制造進行對比,對現在柔性電子激光制造的研發進行詳解。

《機械工程學報》編輯部主任張彤做大會特邀報告
《機械工程學報》編輯部主任張彤以《深耕內容、優化服務,著力打造全媒體傳播學術生態圈》為題做了報告,以打造全媒體學術生態圈為背景,從期刊簡介、專題出版及傳播與服務三個方面進行解析。

吉林大學章新杰做大會特邀報告
章新杰以《自動駕駛汽車的測試評價》為題做了報告,從汽車自動駕駛的控制測試的背景、安全關鍵場景的生成、測試場景的評估、自動汽車測試進行等方面進行介紹。

東南大學殷國棟做大會特邀報告
殷國棟做了題為《融合車路協同的智能駕駛理論、方法與實踐》的精彩報告,該報告先從自動駕駛進化史進行介紹,引出環境感知是自動駕駛最基礎最核心的技術。從感知方式層面,通過同域多狀態融合感知和跨域車路協同感知的方式,獲得全面的車輛狀態和環境信息。

《中國公路學報》編輯部主任馬勇做大會特邀報告
《中國公路學報》的編輯部主任馬勇以主題《中文期刊論文的投稿與寫作交流》做了精彩報告,分享了中文期刊投稿經驗體會,給研究生在投稿中文期刊的時候提供了極大的幫助。

同濟大學高炳釗做大會特邀報告
高炳釗作大會特邀報告,以《智能網聯車輛預測節能優化控制及系統研制》為題。分析目前能耗問題對我國能源安全的挑戰。從項目背景,問題構建,求解方法,應用場景四個方面進行介紹。

中車株洲所基礎與平臺研發中心主任胡云卿做大會特邀報告
胡云卿以《最優控制理論、方法及在重載列車自動駕駛中的應用》為題,幽默的講述風格讓大家了解到什么是最優化、最優化的基本概念、最優化問題的數學描述與分類、最優化問題的求解思想。

長沙理工大學汽車與機械工程學院章杰做青年博士論壇報告
章杰老師為青年博士論壇開講。章杰博士以《機電液復雜系統動力學特性與智能控制方法》為主題,主要從機電液復雜動力系統概要、機電液非線性系統動力學建模與分析方法、非線性控制方法與展望四個方面來分享。


曾鵬、周惠來等12名研究生分別就“Origami-Based Metamaterial Cells with Multiple Programmable Mechanical Properties”、“后排成員安全帶約束系統研究”等做學術報告。
本次論壇的順利舉辦不僅促進了學科交叉創新建設與發展,更為智能車輛與智造前沿領域的研究生提供了學術交流平臺,為全體學子帶來一場思想盛宴和學術大餐。
(文/肖昌華 宋新 圖/張俊峰 審/唐宏賓 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