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13日下午,研究生博力學術論壇之大師引領系列講座繼續在云塘校區工科二號樓B302舉行。西南交通大學魏凱教授應邀做了一場“深水大跨橋梁下部結構水動力作用研究進展”的學術報告,報告由土木工程學院副院長曾鈴主持,200余名教師和研究生聆聽了報告。

魏凱教授指出,作為高速公路、鐵路網向近海、島嶼延伸的重要載體,跨越海峽、江河、水庫的深水大跨橋梁進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時期。杭州灣大橋、港珠澳大橋、滬蘇通長江大橋等相繼建成通車,為我國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做出了巨大貢獻。然而,深水大跨橋梁除受到常規的橋梁靜、動力荷載之外,還面臨復雜的水動力作用,存在著臺風下近岸島礁海域波浪特性表征不明、破碎波浪荷載計算困難、橋梁大型深水基礎局部沖刷難以控制等科學問題,嚴重制約了跨海、跨江橋梁設計,是橋梁工程發展必須突破的技術瓶頸。報告分別從臺風下橋址區波浪特性表征方法、橋梁下部結構破碎波浪荷載計算、大型橋梁沉井水動力選型三個方面展開,匯報了團隊在深水大跨橋梁下部結構水動力作用方面的理論研究與工程應用進展。魏凱教授的報告內容系統豐富,讓學院師生在近2個小時內全面地了解了現今橋梁下部結構水動力作用方面的前言研究動態,引發師生們的強烈反響,并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魏凱教授為國家優青基金獲得者、四川省天府峨眉計劃青年人才、四川青年五四獎章集體聯系人?,F任西南交通大學橋梁工程系特聘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深水大跨橋梁創新團隊核心成員。本碩博均畢業于同濟大學,加入西南交大前,先后在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和Northeastern University開展了三年博士后研究。長期從事深水大跨橋梁水動力作用的理論與應用基礎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三項,主持區域聯合基金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子課題各一項。相關成果在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西堠門公鐵兩用大橋、常泰長江大橋、杭州灣跨海鐵路大橋等重大橋梁工程中得到應用。獲中國公路學會科技進步特等獎、上海市科學技術二等獎、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等。出版學術專著1部,發表第一/通訊作者SCI、EI期刊論文70余篇。擔任《土木與環境工程學報》編委、《中國公路學報》青年編委以及《Advances in Bridge Engineering》的橋梁水動力方向聯系人。
(文/彭琦 圖/白皞 審/曾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