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石剛,數統學院研究生,專業為統計學,師從黃創霞教授,研究方向為復雜網絡與金融風險管理。主持一項省級項目: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創新項目《基于大數據的個體投資者行為度量與金融市場互動關系研究》;發表六篇論文,獲得2015 年高教杯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國家二等獎,湖南省二等獎、2015 年華中地區大學生數學建模邀請賽賽區三等獎、2016 年高教杯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湖南省一等獎、2017年湖南省超級計算科學學會優秀論文評選一等獎、2019 年碩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湖南省第十一屆研究生創新論壇“物聯網與人工智能新技術”分論壇征文三等獎、長沙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新生獎學金、長沙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一等學業獎學金 3 次。

自從入校,溫石剛就有了自己的科研規劃,研一時側重基礎積累,認真上好每一門專業課和做科研;研二時在導師的指點下撰寫論文,并且在文獻研究和論文修改上花費了大量時間;談及科研中特別困難的時期,他回憶著,“特別困難的時期是修改第一篇英語論文的時候。涂涂改改,消耗了半年的時間去修改一篇論文。由最初自己寫英文句子,到閱讀大量文獻,積累優美語句,再到融會貫通,寫出地道的科研論文句子,這個蛻變過程是一種煎熬。但是熬過了這一階段,后面撰寫新的論文就迅速多了。感觸比較深的是導師黃創霞教授鼓勵我們同學的‘熬鷹’故事。他把科研初學者比喻小鷹,小鷹只有經過嚴格的訓練才能成為優秀的獵鷹,翱翔天際。由于我有一段‘刻骨銘心’的修改論文經歷,對‘熬鷹’故事深有感觸。”每一份付出都有回響,面對挫折和迷茫,他更堅定自己的科研目標,也更加倍努力。

科研不僅需要努力,更需要具備動手能力。溫石剛告誡到:“做科研一大錯覺就是:我通過閱讀文獻,覺得自己解決了問題。文獻上的問題猶如冰山一角,只有親自動手去實踐,才會發現海面下的冰山。所以平時養成良好的動手習慣,才能把冰山鑿開。”
目前研三的溫石剛,一方面撰寫畢業論文一方面備考博士,疫情期間,他也未放松自己的學習任務,每天合理安排學習和放松時間,勞逸結合。回首自己的研究生活,他笑著說“不負韶華”。青春就是向著更精彩的人生不斷拼搏,哪怕路漫漫其修遠,也要不停求索、不停奮進。
(文/李靜 王瓊 審/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