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項答辯

網絡教學平臺培訓
11月16日下午,我校在云塘校區一辦公樓B202室舉行2016年研究生課程建設項目立項評審答辯會及研究生課程網絡教學平臺操作規程培訓。研究生教育督導團團長高純一教授等5位答辯專家,研究生院副院長蔣菲、教務處網絡教學運行負責人付強及研究生院相關工作人員參加了會議。
本次評審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研究生課程網絡教學平臺操作規程培訓。付強詳細介紹了我校網絡教學平臺的基本情況,教學平臺的各個功能模塊設置及使用方法,讓老師明確立項的課程建設項目在“研究生網絡教學平臺”中實現教學大綱、授課計劃、授課教案、教學資料、微課視頻等教學資源上網共享的操作規程。同時,他還對老師的提問進行了詳細的解答。
第二階段進行立項答辯評審。本次共收到15項課程建設立項申請,涉及課程體系、專業核心課程、公共課、案例庫、實踐課程、國際化課程建設,在去年課程建設的基礎上有了新的拓展和更具針對性的謀劃,體現了人才培養中課程建設的多樣化需求。課程建設項目立項答辯人對申報項目進行了PPT陳述,以問題為導向,深入分析了課程存在的問題,闡述了建設措施,預設了建設效果,力求取得實效。新增了申請人互辯環節,相互提問,學習借鑒。專家從教師團隊(教學水平、學術水平、整體結構)、教學內容(教學理念和課程定位、內容選擇和安排)、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手段的使用,考核、考試方法的使用)、教學資源(教材和教學資料、網上資源)、教學評價(師生評價、專家評價)等方面對申請項目進行了提問,提出了建設性意見。整個過程歷時4小時,大家精彩的陳述、高水平的互辯、睿智的建議讓評審會在輕松、自由充滿著思想碰撞的氛圍中圓滿結束。
答辯專家們最后總結指出,本次課程項目建設團隊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形成了自身優勢和特色,在師資隊伍國際化、采用先進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式、加強實踐教學等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嘗試,課程內容能緊跟學術前沿和時代需求。專家們同時希望,申請立項的課程建設項目能切實做好網絡教學資源的建設,開發更多的優質“慕課”“微課”,教學內容能更有針對性,國際化與本土化相結合,實踐課程與企業需求相結合,更好地服務社會,充分發揮課程教學的基礎作用,切實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