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中外道路技術交流,交通運輸工程學院特邀高級工程師美籍華人鄭毅先生來校進行學術交流。講座于6月1日上午九點半在工二B413舉行,交通學院相關專業老師和研究生參加了本次活動。
講座開始,鄭毅先生就美國FRP炭纖維材料進行介紹,然后用圖文形式講解FRP在工程上的應用和可行性,其中包括FRP用于海底樁基礎和橋梁樁基礎的修復技術、大型管道破裂的修補技術、災后房屋破損的修復技術。之后,鄭先生引出本次講座的重點:瀝青路面和車轍。他就國內外瀝青路面車轍測試儀提出質疑,他用美國環道試驗得出的一些列數據推翻了現有瀝青路面車轍測試儀的不可靠性,并就車轍測試提出自己的見解。在講座中,鄭先生還積極和交通師生開展問答互動,他拋出問題:就控制車轍而言細級配和粗集配哪種更好?在場所有人幾乎都選擇粗集配瀝青混合料,鄭先生則用顛覆現有理論的概念否定了這一說法。他用工程試驗和實例分析解釋了細級配優于粗集配,又從瀝青路面設計史引出GTM瀝青路面設計方法,并講述了GTM優于馬歇爾方法的原因及GTM的四大原則。
本次講座為交通學院師生提供了最先進的知識和理論,給大家打開了國際視野,為交通學院老師和研究生開展學術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美籍華人鄭毅,畢業于英國倫敦大學帝國學院土木工程系。1982年獲碩士學位后赴美,在加利福尼亞州交通廳工作,曾任高級工程師,工程經理。鄭毅先生現任美國ASTM GTM專家委員會主席, 和GTM技術的全權解釋人。
自90年代開始,鄭毅先生曾在國內20多個省的交通廳,包括交通部講學和進行技術交流。他講學和技術交流的內容都是結合國內高速公路和道路建設中所關注和急需解決的問題,將國外一些先進、成功的經驗和做法介紹給國內同行,獲得一致的好評,并已在國內成功使用。其中有的已被列入交通部的有關規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