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前期發動組織,我校研究生積極參與,本次大賽激發了我校研究生創新創造的熱情,極大提升了研究生創新實踐能力。經大賽組委會組織專家評審,現對本次大賽評審結果進行公示:
排名 |
作品序號 |
作品名稱 |
1 |
23 |
并駕齊驅--雙級結構的列車振動能收集裝置 |
2 |
8 |
海上垂直軸風力發電機及其輔助裝置-二次轉子的設計 |
3 |
32 |
基于相變儲熱的無水箱太陽能熱水器 |
4 |
20 |
一種高效的模塊化筏式波浪能發電裝置 |
5 |
9 |
基于多能互補的組合式應急電源模塊設計 |
6 |
5 |
一種可伸縮可折疊的電動汽車光伏遮陽裝置 |
7 |
19 |
抗沖擊車路能量收集減速帶 |
8 |
39 |
110KV輸電線路絕緣子“清掃大師” |
9 |
14 |
戶外便攜式“光-電-儲”一體化退役電池梯級利用移動電源 |
10 |
16 |
斯特林發動機內凹扭轉管簇排布加熱器 |
11 |
27 |
太陽能輔助水制氫能切割系統 |
12 |
29 |
除污能手--用于太陽能電池板的光伏清潔小車 |
13 |
11 |
鈉硫電池硫集流體表面抗高溫抗腐蝕Cr3C2涂層的制備 |
14 |
22 |
一種連體式智能型醫用防疫隔離空調服 |
15 |
33 |
共享單車振動能量回收發電蓄能裝置 |
16 |
36 |
基于“BAPV/T+生物質”的高原高寒農宅多聯供系統設計 |
17 |
17 |
卡路里消納--健身器械與儲能發電一體化 |
18 |
18 |
具有自適應特性的風能采集裝置 |
19 |
24 |
基于相變材料的太陽能咸水淡化裝置 |
20 |
28 |
深遠海場景下高壓風力發電裝置及并網功率預測技術 |
21 |
6 |
面向農村地區育肥豬舍的可再生能源耦合分布式多聯產供能系統設計 |
22 |
37 |
基于并聯諧振的輸電線路在線取能方法研究 |
23 |
30 |
基于光伏發電并儲能的5G智能設備 |
24 |
10 |
一種溫度感應跟隨萬向擺動式SNCR噴氨槍 |
25 |
31 |
一種智能調溫節能空調被 |
26 |
34 |
遇墻則強-基于特朗勃墻的5G機柜節能技術 |
27 |
7 |
基于智能電網下的家庭智慧能源管理控制系統 |
28 |
12 |
吹風比對橫流中合成射流繞流場的影響 |
29 |
1 |
電動汽車級聯電控系統 |
30 |
40 |
維安科技-剎車盤行業安全與智能化的變革者 |
31 |
4 |
流化床燃煤鍋爐脫硫裝置及脫硫劑制備工藝 |
32 |
2 |
太陽能集熱棚利用廢氣余熱發電裝置系統設計說明書 |
33 |
35 |
基于ACPI的風力發電系統MPPT控制方法 |
34 |
3 |
建筑太陽能-地熱控溫系統 |
35 |
15 |
基于生物電化學的脫氮系統 |
36 |
13 |
一種新型高效的太陽能海水蒸餾裝置 |
37 |
26 |
調度數據網及物理電網兩網融合風險傳播機理分析軟件 |
38 |
25 |
基于laval噴管的計算機散熱裝置優化設計 |
39 |
38 |
“電鰻式”波流兩用便攜式發電裝置 |
40 |
21 |
基于直墻式防波堤的OWC裝置 |
說明:
(1)公示時間到10月28日上午12點之前為止。有疑義的部分請實名(含學院名稱、聯系電話)陳述事由,于10月28日上午12點之前提交紙質件至能動學院創新實踐辦公室李老師。最終推薦入圍省賽的前十名名單及獲得校賽獎勵的名單會在公示期后給出。
(2)請目前入圍前十名的同學認真閱讀省賽通知,將修改后的作品報告書按照省賽模板于10月28日上午12前發送至[email protected];未再次提交作品報告書的將采用校賽電子版上報;需要修改報名表的只能修改作品簡介。
研究生院
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
2021年10月27日